5、对后进生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认真辅导,进行个别教育。
总之,在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感恩”的今天,深感既繁忙而充实、又累而快乐。
但是,只要我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去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我相信学生会和我一起进步!
“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这个家庭,走
向了社会。”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
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
细致的工作。我在这学期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实践证明,班主任走进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面貌、智力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经历、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及生
活环境等,有利于掌握班级总貌、特点及基本倾向,制定出切实可
行的教育计划。
同时,在与学生日常的实际接触中,能及时地把握班级的动态,对班级新出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能随时予以具体的引导和控制。当然,班主任的管理决不是“巡警和看守式”的,而是与学生情感交流、对学生循循善诱的过程。孩子们希望班主任和他们打成一片,
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希望能
直接得到班主任的多方面指点。我抓住这一契机,深入学生,对他
们充满热情,他们便对我产生心理认同,“亲其师,信其道”,教
育也便成功了一半。
(二)用自己的双手给学生做出示范
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是班主任,学生受班主任的影响也最大。学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听其言,还会观其行。班主任
只有用行动做出榜样,使学生“耳濡”和“目染”。久而久之,才
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效能。我们学生大多有随手扔纸团、纸片的
不良习惯,我既不批评,也不言语,而是躬身——捡起印有泥迹的
废纸,送到教室后面的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