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日记中的蒋介石情感(6)

时间:2025-04-21   来源:未知    
字号:

日记中的蒋介石情感

因由所在。因此,虽然蒋介石对宋美龄甚不以为然,但也无法多说什么,只能在日记中暗地发狠,稍后登临华山时,他写道:“惜未得与纬儿同登耳。惟愿再寿廿五年,重登华山与儿孙等团圆,祝祷上帝福佑我中华民国万世千秋也。”

如果说蒋纬国因身份特殊,蒋、宋各有思虑,难言是非的话,蒋经国回国后,蒋介石对宋美龄的怨言就更加明显。1937年4月,蒋经国由苏俄回国,数年期望成真,蒋介石自然“私心窃慰”。4月18日,蒋氏父子均到杭州,却未相见,当天,蒋日记说:“家事愁闷,不可言喻。”次日下午,蒋介石才令蒋经国来见。20日,蒋介石又在日记中写道:“以家事烦恼,不胜抑郁沉闷,强勉由杭来沪,此身几无自由之趣,将以他人之喜怒哀乐为哀乐,可悲之至。”蒋介石的这股无名火来自何方,看看4月26日他在日记另册杂记中的一段,就可见梗概:“妇女智慧愈高者,虚荣心愈大,而妒嫉心亦更高,做事且乏恒心,此妇女之所以历来不能与男子共同建国之一因乎。”这大概是蒋介石对宋美龄最严厉的批评了。

不清楚宋美龄有什么具体的表现让蒋介石如此不满,不过,如果站在宋美龄的立场,她所表现出的嫉妒,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宋美龄也是一个寻常女人。婚后十年的二人世界,骤然被一个和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人打破,难免会有失落,而三代人相会的场面又很容易刺激宋美龄想到自己膝下空虚。当蒋介石指责宋美龄嫉妒时,可曾想到宋美龄的一腔委屈又向谁诉?

蒋、宋关系更进一层

虽然骨肉情深,难以拆解,但蒋介石也在刻意淡化蒋经国回国的影响。蒋先是让蒋经国在溪口安心读书,抗战爆发后又让蒋经国到江西发展,父子间并无太多时间在一起。蒋、宋二人世界的格局没有因蒋经国回国而改变,由此引起的蒋、宋间的风波也很快过去。尤其是抗战之初,在日本侵略重压、军事不利背景下,蒋介石深深感受到来自宋美龄的无形支持,两人关系似更进一层: “看书读经如常,心神忧急之象未除,幸妻能解愁耐烦也。”(1937年9月27日)

“本日气候阴沉,精神凄凉,所闻所见者皆属悲感之事,惟读经批阅犹未间断耳。妻为伴侣觉我忧患,而百计为之消解忧愁,甚感也。”(1937年12月10日)

“本日敌机不断在上空侦察轰炸;而吾妻兴奋快乐之精神更倍于平时,夫妻相爱之切,实我足以消愁。在苦痛忧难中惟此足以自慰。”(1938年10月23日)

蒋介石日记中提到的日本轰炸场景,曾是共产党人的英国人阿特丽亲眼目睹:

“有些政府领袖都住在汉口的租界里面,而蒋氏夫妇却始终住在武昌的旧城里 当我从前线回来第二次访问蒋夫人的时候,我单独和她谈论伤病问题一小时之后,警报响了。她仍然好像没有事似地谈着。蒋委员长进来了两次,穿着棉布制服,朴素得好像一个下级军官似的。当炸弹似乎落在我们附近的时候,她才把我拉到他们的避弹室里。”(弗雷达·阿特丽著、石梅林译《扬子前线》,第188-189页。)

正因为有宋美龄,在紧张的战争生活中,蒋介石还可以难得地获得一些轻松的时间:“正午在圣经学校后山眺望福严寺一带风景,红叶青松、和风白日使人心怀豁达,如入太平仙乡。妻为炒蛋饭饷余。”

重庆传言:蒋介石有外遇

1940年代,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紧张的空气有所缓解,此时,蒋、宋关系意外出现波折。两人关系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1944年7月,当时因皮肤病发作,宋美龄准备离开重庆去巴西养病。蒋介石约集一批高级官员集会,声称要为夫人饯行。关于这次饯行会的情况,王世杰日记写道:

日记中的蒋介石情感(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