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过去这些高档商品对农民来说是梦想,而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农民物质文化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家庭成为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农民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在当前的体制转轨时期,由于政府部门的职能转换没有完全到位,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素质又有待提高,所以,新时期农村产生了一些必须认真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这些矛盾虽是各方面根本利益基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我们也必须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重视群众来信来访,进行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论述,为我们探索解决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的途径提供了思路。
当前,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农民收入低,致富增收难,新农村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的情况和状况都不一样,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建设新农村要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
3、农民收入低,致富增收难
1996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95年增长9.0%,1997年的增长率为4.6%,1998年的增长率为4.3%,1999年的增长率为3.8%,2000年为2.1%,连年下降。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2366元人民币,这其中包括40%的实物收入,农民手中真正用来购买消费品的现金只有1500元左右,农民收入增长率明显减缓。从促进农民增收的因素看,粮食、生猪、外出务工等90年代的大宗增收项目目前处于衰减状态。由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靠增加粮食产量不行;我国加入WTO以后,我们必须面对国外质优价廉的农产品的竞争,靠提高农产品价格也越来越难;靠科技仍有很大潜力,但科技没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