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人的怒吼声
上伐檀而言。“伐轮”仿此。直:水平则流直。亿假借“繶”用丝线编织成的带子。特从牛、寺声3-4岁雄性牛马。《说文解字》:“漘水厓也。”。沦:水上的波纹小波浪。囷(qūn):古代圆形谷仓圆者为囷方者为仓。鹑即俗名鹌鹑。飧(sūn)是熟食此泛指吃饭。
诗歌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叙事写伐檀造车的劳动。“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皆言伐木者砍下檀树运到河边。第二层次抒情赞美流水或微波荡漾或潺潺而流或直流而下这是大自然赐予劳动者之美。“河水清且涟猗。”“河水清且直猗。”“河水清且沦猗。”第三个层次出现思维跳跃从清澈悦耳的河水联想到繁重劳动联想到既不种庄稼又不打猎的人心中不平被激起愈想愈愤怒忍不住责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第四层次讥讽不劳而获的“君子”本质。“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抒发了蕴藏胸中的怒火。全诗三章复沓反覆咏叹。“伐檀”、“伐辐”、“伐轮”劳动无休止。各章变换猎物名称无论庄稼牛羊一概贪得无厌据为己有。
全诗直抒胸臆伐檀者愤怒跃然纸上。全诗最终落脚点是“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即是对吃闲饭的人痛恨。后人用“素餐”比喻无功食禄、白吃饭的人。成语“尸位素餐”其中“尸”是古代祭礼中代表神像端坐而不须做任何动作的人。《说文解字》:“尸神像也。象卧之形。”进一步做字源深究“尸”与“人”同源甲骨文“尸”像一个坐着的人变形了的人字。“尸”的本义是坐在祭位上代替死者接受祭拜的死者亲属。“尸位”即是坐在位置上无事可做也不必做任何事情。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这是成语“尸位素餐”的出处。可见“尸位素餐”由来已久。当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有位子无事可做有位子不做事已经成为“顽疾”。老百姓称之为“吃空
饷”、“占着茅坑不拉屎”这种不公平现象引发了民怨民愤。檀木是好东西它一头连着“伐木工人”一头连着“彼君子兮”。经过改革开放已经率先富裕起来的人(彼君子兮)多喜欢檀木家具、檀木摆件和玩意儿这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问题是也应该关注处于底层社会“伐檀工人”的真实处境和利益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