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中主人公形象解析
0刘雪婷
摘要:Ⅸ黄金时代》的成功之处在于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这是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王小波对这对男女之间
错综复杂的精神与肉体的关系进行了独特的审视,以粗犷又精微的笔触,表达了他对人性的深入思考.本文着力描写在那个以革命自我标榜的年代,在精神遭到压抑的时代,人的内心深处的感情欲望不敢有丝毫的流溢,而他们的浪漫与激情理所当然地是不合群,是特立独行的.同时主人公形象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价值也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对“文革”历史的现实批判,对深层次的理性,自由和个人生命的张扬,也使我们重新认识和思考那个时代的存在哲学.
关键词:Ⅸ黄金时代》
形象叛逆抗争
王小波的中篇小说《黄金时代》以第一人称的另类叙事风格,率真自然而又撩拨人心的欲望描写,诡异迷人而又不失色彩绚烂的风情渲染,让人沉浸于一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之中。作品对“文革”语境下的社会进行了荒谬、戏谑和颠覆性的描写,主要塑造的是个性叛逆和张扬的形象,是颠覆传统的“另类”的形象,具体体现在王二、陈清扬两人的个性魅力上。王二、陈清扬的叛逆为社会所不容,为人们所不齿。作者并没有把他们设计成一对志同道合的知音,而是通过他们之间的对立和妥协写出了
各自的心路历程,使人物各具神采,更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作品大胆地描写了王二与陈清扬的故事,那是一段富有浪漫色彩的现代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其中他们以惊世骇俗的言行对抗社会,撕开了人性虚伪的面纱,留给读者极大的思考空间。
一、王--: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王二是一个叛逆的形象,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特立独行不是清高独傲、自命不凡,也不是失望颓废、悲观厌世,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分水岭,但都容易走向同一个极端,那
期为文坛所冷落。80年代又逐渐升温,成为继承唐代边塞诗风的“土地与人的行吟诗人”[12]。他的长篇《科尔沁旗草原》长期被打上“小地主的放浪”【131的印记,而今又被誉为具有“史诗风貌”的佳作,是“才华大于功力的生命结晶”。【-t1褒贬反差如此强烈,除去人为因素,多少也反映了时代审美风尚的变迁。任何作家都处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都不可能与他所处的时代完全游离,端木也不例外。我们评价端木蕻良或他的作品,必须回到其所处的时代,放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体格局中去比较,才能发现其独特的历史贡献,从而正确引导、积极促进当下文学批评健康、有序、蓬勃地发展。
料》,1980年,第5辑。【3】胡风:
《生人的气息》,
《大地诗篇一一端木蕻良作品评论
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46页.【4】【51【8】【13】黄伯昂:
《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文擘集
林,1938年,第2辑;钟耀群等编:《大地诗篇一一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页,第223页.【6】【9】王富仁:《端木蕻良小说 前言》,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0】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版.
【11】f12】【1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页,第284页,第275页,第281页.
注释:
【1】【7】钱理群:
《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 序》,北京:文津出版
社,2002年版,第l页.
[23郑振铎:((1934年12月18日致端木蕻良信》,《鲁迅研究资
(李凤双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730070)
万方数据
2011.10
就是孤独。王二的形象是桀骜不驯、狂放不羁的,这本身就是同主流社会的对抗。但王二是个明白人,当人们浑浑鼹噩地紧跟形势投入到火红的斗争生活中去的时候,他难能可贵地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审视着这个荒谬的时代。王二又是一个常人,年轻的心有着种种向往和憧憬,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同时王二还是一个清醒的故意的叛逆者,他对自己的本性十分清楚,十分执着,他就是要和非理智的社会对抗。因此,王二的形象是阳刚的,他的叛逆是主动的。王二特立独行的个性十分鲜明,他在极其不利的环境中,试图摆脱被人设置生活的命运,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一)从内到外的桀骜不驯
王二这个男主角,在作品中从内到外表现出他的桀骜不驯:“面色焦黄,嘴唇干裂,上面沾了碎纸和烟丝,头发乱如败棕,身穿一件破军衣,上面好多破洞都是橡皮膏粘上的,跷着二郎腿,坐在木板床上。完全是一副流氓相。”“饿纹入嘴,眼睛下面乌黑。”言行上,表现他非正人君子的一面:煽动美丽孤独苦恼的陈清扬去当破鞋,继而又打着伟大革命友谊的旗号成功地将她勾引成“破鞋”,然后两人一同逃跑,一同越境,一边接受批斗一边我行我素,按当时的话说就是“思想淫乱,作风腐败”;他不尊重领导,队长对他有成见,他不像普通老百姓那样以加倍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的无辜,而是实施报复;对军代表的教诲他不屑一顾,装聋作哑:“……我只是看着他。像野猪一样看着他,像发傻一样看着他,像公猫看母猫一样看他。把他看到没了脾气,就让我走了。”“他到今天想起我来,还是搞不清我是不是哑巴。想到这一点,我就万分的高兴。”…诸如此类的种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同时,又不得不为王二的勇气和智慧拍案叫绝。
(二)清醒的叛逆与无奈
王二的内心深处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他不甘心充当被改造对象,他要享受:想爱,想吃:他向往心灵的自由,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他要活出一个真我来。但在当时政治意识形态控制极为严厉的环境下,主人公的生活理想无法实现,虽然他有正常青年的心态,也有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但他和当时的知识分子不同,他更多的是渴望个体自由。他隐匿山林之中,享受山林自然的快乐,极力证明自己的不存在,在消失里实现无忧无虑的美好生活和理想。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王二也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对当时社会的感受是这样的:“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因此,在他的本能欲望的驱使下,王二更倾向于和陈清扬搞破鞋,冒天下之大不韪。无疑,这是一种另类的生活方式,两个人游离在社会主
万方数据
文朔窑
流的边缘,一边狂欢,一边叛逆。
(三)主宰命运、追求自由
王二要主宰自己的命运,寻求一种特立独行的方式,因此,他选择了“性爱”。因为要拨动一个社会的主神经,性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传统道德深厚,禁欲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家,更为有力。“性”在此时被赋予了享受之外的另外一种意义。王二自由人格的建立和王小波本人的自由精神是分不开的,王二是王小波众多小说中始终贯穿的一个人物形象,很显然这是王小波个人人格在自己小说中的最重要的投射。
二、陈清扬:一个美丽的挣扎者
与王二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性格相比,陈清扬就显得更为复杂,也更具有女性的典型特征。陈清扬是一位知识女性,在她身上有着一些传统美德所认可的本性,漂亮、善良、文静、清纯、克制等等。在她身上,有着传统观念的烙印,因此她并不是那种所谓的“破鞋”、淫娃荡妇的角色。更多的是体现出本能的叛逆和无意识的讽喻。
(一)有主见、反传统的浪漫女性
陈清扬是一位知识女性,她漂亮、善良,虽然是一个医生但仍承袭着传统文化的因素。她三番五次要王二证明自己不是破鞋,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女性“贞节”观的体现。陈清扬是有丈夫的人,只不过她的丈夫在坐监狱,此时爱上王二,很显然是与传统的夫妻伦理观念相违背的,所以她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罪孽。她反感男女之间的肌肤之亲,认为男性性器官十分丑陋,并为从性行为中得到乐趣而“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早晚要遭报应”。她柔弱,被动,并不是那种张牙舞爪、目空一切的女强人,她常对自己妥协、对王二妥协、对现实妥协,在她身上融合了传统女性的主要特征。
(二)。罪孽”深重的挣扎者
陈清扬貌似坚强、爽快、无所顾忌,其实只靠着内心一点自律的道德支撑,然而,这内心的道德却在爱情面前溃不成军。陈清扬漂亮善良,纯贞坚强,却时常受到迫害。军代表调戏她,被她打了一耳光,因此被发配到艰苦的地方当队医,而且人们开始谣传说清白的她是破鞋。莫名其妙地被戴上“破鞋”的帽子。在那样一个黑白颠倒、谈“性”色变的年代,这一罪名等于宣判了陈清扬从此再无自由可言。事实证明,她不得不接受被管制、被压抑的命运。面对大众的冷漠嘲笑、军代表的报复打击、一次次写交代材料、一次次出“斗争差”,她却丝毫未放弃对自由、理想人格的追求,在内心深处仍然保留一片诗意之地。她通过与王二的一次次的“伦敦友谊”来张扬自己的个性,蔑视环境给自己的种种设置。在性方面她是自由:
201i.10
铲
奔放、无拘无束的‘,同时又是理智的、清醒的,性在于她就是自然本能的释放。其实,陈清扬这个人物形象意蕴深远,耐人琢磨。
三、主人公形象意义
文革给人们造成的创伤是刻骨铭心的。《黄金时代》通过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对文革历史提供了另一种记忆。男女主人公明明曾吃苦受辱挨整,青春年华被糟蹋,却都能坦然处之,苦中作乐,而且以后还认为那是他们的黄金时代。作品刻画了极其叛逆和个性颠覆的陈王二人,也刻画出一群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灵魂丑恶的人物,尤其是陈王二人的形象所蕴涵的文化精神价值给我们以新的启示。
”
在荒诞的背景下,王二的内心世界是封闭的,他拒绝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他在精神上是自由的,但却与这个世界是疏离的,是一个无家可归的陌路人。而陈清扬则相反,她与这个世界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她在内心深处是传统的,她希望与外部世界保持一致。在多数人的眼里,陈清扬放荡、不正经。她的美貌与清高,招致众多人的非议,而一旦被扣上“破鞋”之类的帽子,则被视为轻佻轻浮之类的人,而这与人们对女性的审美价值期待是背道而驰的。这是另类存在的一种征兆,使她遭到这个世界的排斥。
在作者的笔下,王二是一个处于沉沦状态的边缘性人物,在他身上具有的文化符号性是十分明显的。王二性格中有轻薄、玩世不恭,或许还有几许人格的凝重,但他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对于他,不存在使之振作起来的向上阶梯,他在骨子里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同样,陈清扬的命运也使她一度陷入不幸,归根结底是由于男性世界强加于女性的种种歧视和压抑。在对现实的选择上,她无疑表现出了~个识时务者的智慧。从根本上来说,陈清扬是一个十分世俗化的人物,正因为如此,她才被王二的那番似是而非的理论所蛊惑,为他献出了“伟大的友谊”,从此走上了对社会规范的反叛之路。但这种反叛并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当她告别了那个特定的环境,也彻底告别了对时代的叛逆轨道,她像这个社会所认同的普通女人那样结婚生子、工作、步入仕途。此时,当初选择的失重和错位都成为历史,她从一个反叛者形象转变成为为时代所青睐的幸运儿,由此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蜕变。
有人说,
《黄金时代》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可
能产生并且已经产生的最好的小说文本。这一文本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于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这是一种新的生命形态的创造,它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给人以价值更新的启示。正是这两个个性鲜明的叛逆者,为读者演绎出了如此真实又如此凄美的故事。我们从小说人物表面的刁钻古
2011.10
万方数据
怪、不合时宜,不但可以找到他命运不幸的根源,同时也可以品味出作者在人物独特的个性中贮满的文化意蕴,这正是人物形象的魅力之所在。
《黄金时代》里的一切都是值得回忆的,而不是怨恨的。所有人都是清白无辜纯洁善良的。
《黄金时代》刻画
了极其叛逆和个性颠覆的陈王二人,也刻画出一群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灵魂丑恶的人物。但正是有王二、陈清扬这两个个性鲜明的叛逆者,才能演绎出如此诡异又真实的故事。
注释:
【1】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166页.参考文献:
,
【1】5-0、波.黄金时代【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12】王小渡.一只特立独行的猪【A】,王小波.王小波文集【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4】何多.一个被误解的文坛异数【A】,何多等.十判书【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李银河.浪漫骑士 行吟诗人 自由思想家一一悼小波,我的精神家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6】戴锦华.智者戏谑一一阅读王小波【J】.当代作家评论,1998,
(2).
【7]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81王叉主编.不再沉默一一人文学者论王小波【M】.北京:光明日报
出版础,1998.
【9】许纪霖.他思故他在一一王小波的思想世界【J】.上海文学,
1997,(2).
(10】王义.王小波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方式及意义【M】.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牡,1998.
【11】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1.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2】孟繁华.生命之流的从容叙事[J】.南方文坛,1998,(5).【13]Michel
Foucalt,TheHistoryof
Sexuaiity咖.Hamondsworth,
1981.
【14】Bauman
Zygmont,Post-modern
theory【M】.Nanjing:Jiangsu
People7
S
Publishing
House,2003.
[15】MichelFoucaIt,ColinGordoned咖.PowerKnowledgeBrighton。
1980.
(刘雪婷大连辽宁师范大学116029)
《黄金时代》中主人公形象解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刘雪婷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116029现代语文(学术综合)Modern Chinese2011(10)
参考文献(15条)
1.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园 19972.王小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19993.Michel Foucalt Colin Gordoned 19804.Bauman Zygmont Post-modern theory 20035.Michel Foucalt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19816.许纪霖 他思故他在--王小波的思想世界 1997(02)7.王义 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 19988.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1997
9.戴锦华 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 1998(02)
10.李银河 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悼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200211.何多 一个被误解的文坛异数 199912.孟繁华 生命之流的从容叙事 1998(05)13.曹文轩 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2002
14.王义 王小波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方式及意义 199815.王小波 黄金时代 1997
本文读者也读过(3条)
1. 向荣 消费主义时代的自由诗学:王小波小说的核心主题[期刊论文]-山花2012(5)2. 陈亚亚 王小波作品中的隐喻艺术[期刊论文]-修辞学习2001(2)
3. 黄江苏.HUANG Jiang-su 王朔小说:前现代、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杂糅——以《玩的就是心跳》为例[期刊论文]-语文学刊2006(9)
本文链接:http:///Periodical_xdyw-czb20111001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