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教案 岳麓版选修

发布时间:2024-11-18   来源:未知    
字号: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复习提问:(3分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思想家柏拉图,下面找位同学说一下他的重要思想及其影响。

(1)哲学思想: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

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政治思想:理想国,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人各自克尽职守,必须有真正懂哲学的人做国王,国家的目的是和谐与效率。

对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有重大影响。

(3)法治思想:强调法治,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包括统治者在内。

对后世影响深远。

导入新课:(1分钟)

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他的思想之所以能够传承保留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所创办的雅典学园,在雅典学园中讲学40多年,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最优秀的要数亚里士多德了。亚里士多德不仅继承了柏拉图的很多思想,还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成为西方世界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去领悟他深邃的思想。

讲授新课:(29分钟)

下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经历,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第一目,概括出主要的时间和事件。(6分钟)

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小城斯塔吉拉,这座城市当时处在北部强国马其顿王国的统治之下,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室的御医。

前367年,亚里士多德17岁的时候来到了当时的文化教育中心雅典学园求学,师从柏拉图,在这里他整整度过了20个春秋。他天资聪颖、求知欲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因而学业精湛,是学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被柏拉图称为“学园的灵魂”。在学园的20多年里,亚里士多德广泛涉猎了各种知识和问题,为以后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347年,雅典受到马其顿王国的军事威胁,凡马其顿情绪高涨。由于亚里士多德家族与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亚里士多德受到雅典人的敌视,被迫离开雅典,逃往小亚细亚。

前343年,亚里士多德收到了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有一个儿子,但与其我感谢神灵赐予我此子,还不如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指挥将使他配得上我,并不负于他未来的王国。”这样,亚里士多德荣幸地当上了马其顿王子亚

历山大的老师。这位王子就是后来继承马其顿王位并建立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为师期间,他一方面耐心教育亚历山大王子,终于造就了这位雄才伟略的旷世君主;另一方面,他利用优越的条件,继续研究哲学和各类科学,使他在学术与思想上进一步发展。

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征服了整个希腊。而此时这位国王的老师并没有留在国王身边享受荣华富贵,而是回到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园,并在那里讲学。吕克昂学园虽然不像现在的学校那样正规,没有考试,不制定教学大纲,但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把自己的思想和只是倾囊相授,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他口才很好,讲课时条理清楚,富有说服力,机智锋利、妙趣横生。他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喜欢一边讲学一边散步,非常随便,有一种潇洒飘逸、逍遥自在之感,因此被人称为“逍遥学派”。

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病逝,雅典人再次掀起反马其顿的热潮。亚里士多德虽已远离政界,且其政治法律观点与雅典人相同而与马其顿相悖,但因他与亚历山大和马其顿的特殊关系,自然成为雅典人控告、仇视的对象。据说亚里士多德是挥泪离开吕克昂学园的,并从此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精神受到严重打击。

前322年,他在卡尔基斯抑郁而终。可见,哲学家把自己的科学和学术研究视为生命,研究停止,生命亦告终结。

过渡:著名学者海德格尔用了三句话评述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这句话表明并得到公认,那就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他有一句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那么,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6分钟)

(学生回答:尊师而不盲从。)

亚里士多德非常热爱自己的老师,柏拉图去世之后,他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挽歌,赞颂其师是一个“坏人甚至无权称颂的人”。然而,亚里士多德并不盲目崇拜自己的老师,他虽然受到老师的巨大影响并将后者的许多思想继承下来,但他的著作中常有对老师观点的严厉批评。比如柏拉图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国,而亚里士多德则表示反对,认为财富私有是合理的。这种批评在柏拉图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以至于柏拉图经常善意地称他为“小驹”,这个称呼的来源是因为小驹吃足了奶就会乱踢它的母亲。正是这种不迷信、不盲从、敢创新、善开拓的精神,使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那么“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句话给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这种关于师生关系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仍具有借鉴意义。作为学生来说,既要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又要敢于独立思考,突破老师观念的局限,勇于创新。这一点尤其值得同学们学习。

亚里士多德不仅不盲从自己的老师,而且勇于同当时许多著名的学者进行争论。他和同样研究修辞学的伊索克拉底学派商榷,和主持柏拉图学园的斯伯西波斯辩难,何止这学派交锋,和主张苦行的哲学家论争。学术争鸣是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商榷和争辩,亚里士多德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他的学术思想,同时也扩大了他的学术影响,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丰富的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亚里士多德有哪些重要思想。(20分钟)

(一)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他的哲学思想。

(1)他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他和柏拉图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柏拉图只重视精神,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精神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是紧密相连的。

比如课本上的插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话的彩陶画’,画的就是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树”这个概念的争论,柏拉图认为世界上只有一棵本质的树,其他的都是模仿的,而亚里士多德则说:“树就是树,由种子长成,结出果实,离开实实在在的树,仅仅是头脑中的树的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亚里士多德最终抛弃了柏拉图的唯心论,而确立了这种二元论,即世界是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共同组成的。

(2)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他把逻辑学视为哲学的一部分,经过研究,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所谓“三段论”,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大家可以看一下课本上的这个例子:大前提是所有动物都会死,小前提是所有人都是动物,结论是所有人都会死。这实际上就是从一般推导到特殊,是一种演绎法。我们可以模仿这个再举一个三段论的例子:大前提是凡人都会死,小前提是苏格拉底是人,结论是苏格拉底会死。大家还有谁也能举一个三段论的例子?

好,大家再看一下这个推论,看它是不是合理?(课件)

很明显,这个推理是荒唐的,既有对概念(它)的偷换,也有逻辑上的问题,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诡辩术,与它相比,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就显得更加严密、科学了。

所以三段论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使逻辑学本身的研究进入新阶段,逻辑学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也是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第二它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工具,这种演绎推理的方法具有普遍的意义。

(3)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的贡献除了创立了逻辑学,还提出了许多有效的研究方法。

第一,他重视收集材料。为了收集材料,亚里士多德阅读了大量书籍,与各种人广泛接触,包括养蜂人、渔人、猎人、牧人、农民等,同时,在外征战的亚历山大也不忘记老师的研究,他命令自己的部队,凡是发现了有关动物和植物的材料,必须要把原物上交或者绘图、做详细的描述,然后寄给亚里士多德,这使亚里士多德拥有大量的实物标本和一般人不可能得到的第一手材料,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他主张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有条理的论断。

(4)亚里士多德还首次对科学进行了分类,他把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

所谓理论的科学就是以真理本身为目的的科学,又包括物理学、数学、哲学

所谓实践的科学就是处理人的行为问题,研究人作为公民应如何行止,在不同的场合下如何活动,又包括伦理学、理财学、政治学

所谓创造的科学就是研究如何生产有实用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物品及其知识的问题,又包括种植学、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的创作。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他在政治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二)我们看一下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他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政治学》中。(1)他把希腊城邦的政体分为六种: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他认为前三者较好,后三者较劣。其中,最推崇贵族政体,认为由富人中最理智的精英组成的统治是最理想的,但实际上,这种精英统治很少出现,因此从实际出发,比较可行的是共和政体。他认为终身制不好,因为“思想会随着身体的衰老而衰老”

(2)他还对政体发生革命和内讧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原因在于不平等

大家可以看一下课后的阅读与思考,平民政体要求完全的平等,即大家都是自由人,这个是相同的,是平等的,那么按照这种平等就应该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而不应该依据阶级、财富划分权利,是材料二中的“数量上的相等”。

而寡头政体则认为应根据身份高低、财富多少按比例划分权利,这实际上是一种有等级的平等,是材料二中的“比值平等”

由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地位低下的人为了得到平等变成了革命者,而富有的人则要求维护自己的优越地位,这样就可能导致政体的变化。因此,他提出九条原则来稳定政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订立好法制”,这就是他的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3)法治优于人治

我们一起看一下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他说法制应该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法律受到普遍地服从,这就是守法,这是实现法治的关键;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这是实现法治的前提。

他和柏拉图的区别就在于,柏拉图强调人治,即哲人统治,只是在他的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他才提出法治的观点,但他忽视了法律的性质,只强调了应该守法,而忽视了如果法律本身就是恶法,那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治。而亚里士多德则一方面强调了不管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要守法,另一方面还强调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应该是良好的法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治。

(三)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道”的理论。

所谓“中道”,意即中庸,他认为宇宙间万物过了不好,不及也不好,在太过与不及之间就是最好。比如他说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勇敢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有些该怕的东西就应该怕,不怕就是鲁莽,太怕就是怯懦,都不好,它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应该以“理性”为行为准则,这一点和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对我们今天处理人际关系和建设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我们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呢?(3分钟)

(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政治学中的“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总结:(1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亚里士多德这一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虽然亚里士多德的一生非常坎坷,但他一生都在不停地学习、思考,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他尊师而不盲从,他为了真理而用于争辩,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他对整个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令人惊叹,有人称他为“学者中的大师”,有人称他为“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他的深邃的思想,他的探索真理的精神,都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板书:

一、生平

二、对真理的追求尊师而不盲从

为真理而勇于争辩

三、主要思想哲学

政治学

伦理学

四、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教案 岳麓版选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