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构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策支撑体系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
在当今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不但能使我国经济发展提速,更能促使其升级换代,从而向全球经济制高点迈进。我国已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要有稳定及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同时,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并能够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既要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可持
祝宝良
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因此,构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
1.资源环境约束和压力
资源短缺。中国人均淡水仅为世界的1/4,人均耕地不到世界的1/2,人均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世界人均的62%,人均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世界人均的7%。资源消耗多,利用效率低。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经济增长以重化工为主导,城市化加速发展,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再加上技术水平低、增长方式粗放、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管理落后等因素,使得每吨能耗实现
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环境污染严重,
2010/01
7
特别策划
空气、河流、湖泊、农田、海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蓝藻、海洋赤潮不时出现,部分地区污水横流,部分河流甚至成为黑水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肆虐,物种减少,怪病流行,气候变暖,生态失衡。
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也将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
3.中等收入国家产业升级陷阱制约
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国家的发展过程是大规模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就有一部分的产业要转移出去,甚至是转移到别的国家去,我国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就是国外转移过来的产业。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700美元,进入中等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价格面临较大的上升压力,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需要转移到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产业顺利转移后,企业在国内发展出新的产业;二是产业完全转移,当地产业空洞化,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没有孕育出新的产业,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进入所谓拉美式的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二、构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撑体系
2.外部经济科技发展制约和压力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最大困难就是外部需求急剧减少,而且在将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很难恢复到此次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产业开始暴露出产能过剩等问题,而且相当一部分产业并没有掌握核心和关键技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和电动机逐步取代蒸汽机,创造了电力与电器、汽车、石油化工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同时大幅提升了机械、冶金等产业的发展水平,工业文明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
1.实施积极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
税政策
一是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各级政府在年初预算分配和财政超收分配中,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要达到法定增长的要求。二是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引导地方和行业部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解决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三是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推动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发展,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
20世纪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引发
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电子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崛起,推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逐步到来,有别于以往工业革命的新型人类文明形态正在形成过程中。
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
2.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一是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培育更多的有活力、有发展前途的创新型小企业上市。二是加强对风险投资发展的引导力度。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政府示范性引导资金拉动全社会
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
础科学、干细胞研究、节能环保、智慧地球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
82010/01
特别策划
各类资金投资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扩大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增强国内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实力。三是积极引导风险投资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进一步集成资源,鼓励和支持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帮助和推动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融资。
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依法给予报酬。
5.通过政府采购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这是参照了三峡工程的经验(三峡工程国产设备采购比例是65%)。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品优先待遇,建立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和订购制度。对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重大工程项目设备,政府优先购买。由于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产品在进入市场初期价格较高,也没有市场认知度,很难在市场上生存,政府必须通过采购的方式予以支持。
三、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体系建设
3.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政策
一是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凡由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核准或使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确需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要求由项目业主联合制造企业制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二是限制盲目、重复引进。定期调整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限制进口国内已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的关键技术。三是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政府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先进装备和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的范围。同时,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四是实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装备技术政策。规定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采用重大装备和技术,应符合装备技术政策。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一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二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国家科技计划要更多地反映企业重大科技需求,更多地吸纳企业参与;要建立企业牵头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三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向企业扩大开放。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应用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的方向,深化企业化转制科研机构(下转第12页)
2010/01
4.提高保护、创造知识产权的水平
一是鼓励创造知识产权。对事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科技领域,以掌握核心技术及其知识产权为主要目标,在国家层次上组织实施专利战略,通过科技计划和建设投入给予重点支持。全面强化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国家科技计划要在项目的申报、评审、验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指标并增加其权重,引导建立以科技计划项目为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联盟。二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从事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力度。国家科技计划和各类创新基金对所支持项目在国外取得知识产权的相关费用,按规定经批准后给予适当补助。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权益,职务技术成果完成单位应对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和在科技成果转化中
9
特别策划
要一环。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对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作用十分重要。政府除了加强对节能、新能源、清洁煤、核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还应当在政策上支持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通过具体的政策和标准,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加大技术研发的前期投入,促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
化、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阶段,虽然有能源稀缺程度、环境空间、技术水平等等的不同,但这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必然是经济增长快、能源需求增长快、排放高。快速增长的经济往往是比较粗放的,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需求是刚性的,因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将会是困扰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与此同时,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高经济增长、高需求增长的特征,使得我国巨大的增量市场既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新技术的公司提供了广阔的获利空间。□
5.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开辟我国巨大增量
市场的需要
对比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发展中国家的高耗能、高排放、粗放式经济增长、重工化经济结构和能源效率低等许多经济发展问题都是城市(上接第9页)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之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行业技术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五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富有创新活力但承受创新风险能力较弱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要为他们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在市场准入、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积极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和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提高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加强对科研机构开展自主选题研究的支持。完善科研院所所长负责制,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在科技经费、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提高科研机构内部创新活动的协调集成能力。四要建立科研机构开放合作的有效机制。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通过建立有效机制,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和大学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促进知识流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资源共享。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
制度
建设一支稳定服务于国家目标、献身科技事业的高水平研究队伍。一要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要切实改变目前部分科研机构职责定位不清、力量分散、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二要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国家财政给予相对稳定的支持,提高人均事业经费标准。三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创新的运行机制。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
3.推进科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针对当前我国科技宏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努力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军民之间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
12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