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教学亦如此。无论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还是杜郎口“预习—展示---反馈”三模块都是把学生的课前预习放在首位。由此可见,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反思多年的英语教学,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预习的习惯,更谈不上有效性预习。教师如何对班级好中差三类不同群体有效地设计出不同的预习任务?如何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来把握预习的侧重点?什么样的课前预习最有效?等等,这些都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内容,也是本课题要研究的内容。于是,在2008年9月,我提出了《初中生英语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研究的主要方面
(一)所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适合初中生英语学习的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
2、寻找培养初中生养成有效性预习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研究,找出影响初中生养成预习习惯的原因有哪些,从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而探索出一些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课前预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研究内容:
1、初中生英语课前预习当前情况调查
2、初中生英语课前预习效率不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
3、制定出初中生英语课前预习指导的培育策略并付诸实践。
一是主体性培养;二是层次性提问;三是发展性评价。
4、提出初中生英语课前预习指导培育策略的途径
(四)研究方法
1、访问调查法:
通过访问学生、教师了解学生预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2、行动研究法:
对于所采取的策略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使所采取的方法更合理有效。
3、个案研究法:
对于研究中出现的特殊学生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4、经验总结法:
根据研究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5、文献研究法: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三、课题的实施与管理工作
2008年11月,《初中生英语课前有效性预习的研究》正式被徐州市教科所立项并开始实施研究。在本课题的研究实施中,坚持“科学、高效、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本课题研究活动。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学习有关理论,制订研究计划,完成课题方案的论证。此阶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预习现状及存在问题;探寻学生对英语预习方法希求。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
无论做什么样的研究都不会离开阅读,在阅读中来寻找理论支撑,在阅读中来借鉴先进的方法,在阅读中来积累丰富的研究方法 为此,我阅读了《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英语教学法》等书籍。另外,在此期间,我还继续订阅《江苏教育研究》、《徐州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杂志并仔细研读,在平时的教学中,还穿插网络阅读,寻求有效合适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2、调查分析现状,初拟实施方案并进行论证。
通过向学生问卷调查、访谈并分析学生的问卷反馈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能力及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困惑,反思自己在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课题初步实施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拟定加强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方法策略。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实施课题研究,开展教与学实践活动,不断读书、不断总结,不断修改,总结经验。此阶段我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展开研究;文献研究法——阅读书籍,积累资料;经验总结法——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1、立足于日常课堂教学,探索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课堂、学生是实施课题研究的主体,是磨练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通过对主体这一鲜活的案例研究,试图建构最适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最佳预习的方法。
2、上研究公开课。针对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每学期在校内至少开二次研究公开课,邀请领导和同仁来指导与帮助,同时积极争取在县级上课,以期形成教学自己教学模式并把研究成果辐射,及时把教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参与课题研究交流,坚持上传课题博客内容。按照市教科所课题管理要求及时上传研究内容,包括计划、方案、调查报告、读书心得、课例分析、论文等。
4、不断调查反馈,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我做了前期与后期的调查问卷,针对收集上来的问卷进行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信息,确定研究的方向。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预期目标,对实验结果进行调查、测试、分析、撰写论文、结题报告,
进行评审鉴定,成果推广。
四、研究结果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和我的学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了有效地预习学习策略,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学习成绩较以前有较大进步,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较为良好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
1、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课题研究丰盈了我的教育理念。在研究过程中,能关注每一个体,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师生关系更民主、更和谐、更平等。注重教学相长、相互发展、共同成长。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和进行人性化评价,教学设计更加民主更加人性化更趋合理有效。针对英语学科特点,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形成有效学习策略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较良好的基础。
2、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针对牛津英语教材每个单元教学内容板块特点,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和探索,现在我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根据课型的特点主动参与、生动发展。我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一、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根据课型特点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和预习题案,让学生通过看书查找资料合作学习等形式完成教师预习提纲的内容,初步完成预习题案的题目,同时还让学生写出预习过程种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对自我初步评价。二、课中参与。(一)、预习检测。通过小黑板或多媒体等形式检测预习内容,对课前预习提纲或题案涉及内容进行检测;(二)、小组讨论、互动生成。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是参差不齐的,通过上述环节检查到学生的知识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教师主要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来解决问题,有些问题学生间能解决的教师就不讲,不能解决的就由教师点拨引导。这一环节是课堂的主体部分也是高潮。(三)、评估反馈。通过检测预习效果和师生互动生成,及时发现问题,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评估反馈,对好的同学和小组进行表彰,当堂打分,保护学生积极性,教师根据课堂检测反馈作出评价学生渐进性自评互评小组间进行评比;三、当堂检测,主要是通过习题检测等形式,检测所学内容,达到巩固提高之目的。针对学生出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练习,形成一定的知识迁移。题目设计注意适当的深度和梯度。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探讨,实验班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有较明显提高,学生成绩较没实验前有较大进步。
3、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整个研究期间,我阅读了较多的理论书籍,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在不断提高,写出
了20多篇课题博客包括:调查报告,个案研究,研究反思,研讨活动,其他资料,读书笔记,课例分析,论文等。其中《怎样提高听课质量》、《青蛙看海的启示》发表在《徐州教育科研》2008年第3、5期,《浅谈英语课如何实施美育教育》在《英语辅导报》(教师版)发表、《不要像一般人活着》、《反思----成就辉煌》等获县级论文一、二等奖。本人读书笔记获得县级一等奖,个人读书计划获得县级二等奖,本人还被评为铜山县先进读书个人,2007---2009年度铜山县优秀教科研工作者,执教校级课3次县片级课一次,均受到了听课教师和领导的好评,学生在课堂上预习能力的展示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二)、学生
1、良好学习习惯基本养成
在实施课题研究前,大多数学生并没有预习的习惯,更谈不上有效性预习。优生少中等少差生多,成正三角形态势,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自信心不强,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采取放弃态度。但是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95℅以上的学生已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得以提高,合作学习意识逐渐加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在增强,英语成绩有较大改善。
2、有效预习策略已构建
经过一年的训练,现在绝大部分学生已建构牛津英语不同课型不同的预习程序和方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精神在逐步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在增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参与热情较以前大大提高。
3、自信心加强,学习成就感增强
由于学生已基本掌握预习的方法,学习英语兴趣很高,学习成绩提高较快,所以个体学习自信心得以加强;同时也由于教师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能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及时评价并适时表扬和奖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融洽,个体潜能得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普遍增强,自我满意、自我评价意识非常强。
4、学生和家长关系更融洽
学生学好英语的另一个因素是家长的支持和理解。为了使学生在课外时间能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我及时与家长沟通和联系,要求家长在家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同时还要在作业本子上签字。经过问卷调查和沟通,家长还是支持这项工作的,学生在校点滴进步我及时在预习作业本子上向家长汇报,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家长很满意教师的这些做法。学生的点滴进步能及时得到家长的认可,家长的认可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家长和孩子关系越来越融洽。
(三)、社会效益
在做该课题过程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一年来,通过课题研究示范课、研讨课及多种形式的同学科交流活动,推动了全校英语学科组课堂教学状态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收到较好的效益。现在我校英语学科组基本上都在采用我的课前预习、课中参与、
课后反馈的教学模式,辐射面较广,收到较良好的效果。
五、研究结论
1、激发学习动机是开展有效预习的立足点。
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动力,它可促使人们有意识地作出行动的决定并维持相当的努力,以便达到预期的目标。有研究表明,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内在学习动力不断减弱,厌学现象相当普遍,种种现象严重阻碍英语学科的学习。所以,要想改变目前现状,最有效最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是要设法想法调动学生“想学”,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这是课题研究成功关键。
2、好习惯需要重复训练,常抓不懈。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课前预习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好习惯需要重复训练。在学生已养成课前预习习惯之后,还需要通过榜样示范、学生主动参与、常抓不放松等形式强化训练巩固学生习惯的养成,让好的学习习惯伴随学生的一生。
3、要鼓励学生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有效的预习策略需要以人为本,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不是教师“教”出来的,是靠学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在指导学生开展预习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和合作学习,相互学习和借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共同成长。
4、致力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寻求有效预习方法。
建构主义学者斯蒂文克说过“至关重要的是把‘学习原则’(从学生角度看教学)放在教学原则(从教师角度看教学)之前”。寻找培养初中生养成有效性预习习惯的方法和途径就要致力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只有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方法的设计才能适切、切合学生的实际,才有可能寻求到适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预习策略。否则,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阻碍学生的发展。
5、适时评价,保护学生积极性
教师必须制定一套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反馈评价的策略,以此来保护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否则,如果对学生预习作业、预习取得成绩不予以及时评价,仅凭印象想当然出发,学生会慢慢对这项工作懈怠,使研究流于形式。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主要是采用教师评价、小组间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课代表评价等形式。无论哪种评价,教师都要以鼓励为主,并在评价后提出中肯贴近实际的改进建议,以便学生在劳动快的同时,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六、存在问题
由于本人任教学科段是七、八年级英语,研究对象偏重自己任教学科段的教材和学生较多,对九年级教材和学生涉猎偏少,加上其它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还
未能达到向纵深推进的预期目标,具体表现在:
(一)、在课前预习方法指导上,主要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及借鉴所阅读报刊杂志书籍等经验介绍而展开,有时难免失之偏颇。未能重视实验班级学生实际,因而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指导方法进行,教师过多的指导剥夺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的机会。
(二)、在预习题纲和预习题案的设计上,也未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要求学生在教师控制的范围内开展预习,完成练习。
(三)、大部分家长自身教育能力与学生需求落差太大,对学生帮助不大。由于学生家长个人素质因素,大多学生家长不能在英语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再加上部分家长在外地打工,对学生学习关注不够,导致课外预习难免流于形式。
结束语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我最大的收获是:(一)、一个课题成功的关键就是教师要多读书:多读课程标准、多读报刊杂志,看看同行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多读理论方面的书籍,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容易走弯路甚至错路;不仅读本专业方面的书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反方面的书籍,他山之玉可以攻石;(二)一个课题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勤于反思、勇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向同行请教,不要做孤家寡人,及时总结学生和同行好的做法及时推广;及时总结经验、勤于笔耕,及时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记录下来,及时上传自己的心得体会,实现资源共享。(三)、一个课题成功的关键还需要需要专家引领、校领导支持和教师团队精神。
附:
案例:
1、初中英语课前有效预习教学模式初探 2009.10.27上传
2、如何指导学生预习Main task 2009.10.15上传
3、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单词 2009.8.19上传
4、如何指导学生进行Welcome to the unit 板块的课前预习2009.4.27上传读书笔记:
1、课前预习,为学生学好英语奠基 2009.7.11上传
2、英语课前预习,学生养成哪些好习惯2009.4.2上传
3、预习因分层而快乐 2009.5.18上传
4、有效预习源于学生提问题 2008.12.8上传
以上八篇文章自己认为质量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