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必备论文
《墨子·非攻下》:“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帝颛顼)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
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关系可以证明。 3.太康失国、后羿代夏与少康复国
太康“盘于游田,不恤民事” 《史记·夏本纪》:“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五子之歌》“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
仲康之子相迁都于帝丘,“仲康即位,居商(帝)丘。”
寒浞的之子一名“浇ao”,一名“壹yi”,浇攻灭了相,相的妻子后缗有孕在身,从城墙沿中逃脱,跑到了今山东济宁一带的有仍氏部落,生下了少康。少康在有仍氏长大,后被浇追杀,有跑到了有虞氏,有虞氏与夏后氏亲善,虞思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并送给他田产和奴隶,《左传》“虞思于是妻子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后暗中积蓄力量,与他的儿子帝杼一起攻杀了浇和壹,重新恢复了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 《左传》:“复禹之迹,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4.孔甲乱夏
《国语》说“昔孔甲乱夏,四世而殒”。 《史记·夏本纪》:“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 5.夏桀灭国 夏文化探索
夏文化探索的缘起 信古、疑古、考古
夏文化——是指夏王朝时期的夏民族文化 探索夏文化的方法问题 1、文献与考古相结合 2、从已知推导未知 3、时间、空间范围考察 4、文化类型比较 5、文化内涵求证
“二重证据法”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因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由已知推导未知
夏文化探索不是孤立的问题,必须同商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才能解决问题。邹先生说:“未知的夏文化必须在已知的商文化基础上进行探索,二里头文化是商文化还是夏文化,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分析商文化入手。在讨论商文化时,首要问题便是汤都亳的地望问题,只有确定成汤建国的所在,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先商文化、早商文化,从而最后确定何者为夏文化。”
文献记载中夏人的活动区域
第一是河南中部洛阳平原及其附近,尤其是颖水上游的登封、禹县地带; 第二是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一带。 夏文化探索的文化类型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