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题。开卷。
正是由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于“两个没有变”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并把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只有牢记“两个没有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六、试从民生改善与创新社会管理角度看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问题。
(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从民生改善角度看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问题。
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人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大才发展社奋事业, 特别走教育和卫介业
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 在农村则要实行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 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逐步缓解广大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
(二) 看办加强鱿业和社会保阵工作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重点做好下岗失业和关闭破产企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积极帮助“ 零就业家庭” 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推进退役军人安置改革, 建立健全和谐的劳动关系;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加大财政投人的同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逐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三)深化收入介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深化收人分配体制的改革, 理顺收人分配关系, 对收人分配进行宏观调节, 着力提高低收人者收人水平, 扩大中等收人者比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人, 促进共同富裕。
(四)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完善社会管理, 努力构建科学高效、运转协调的社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完善社会政策和制度体系, 推进城乡社区建设; 规范和发展社会组织, 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 加强应急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有序、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
试从创新社会管理角度看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问题。
要清醒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中央在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形势基础上,立足于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国内外形势均发生了急剧变化,我们要以辩证的思维认识和分析宏观形势,既看到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的事实,又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期的现状。由此清醒认识到,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失去民心,动摇执政基础;社会管理跟不上,公平正义得不到彰显,同样会失去民心,动摇执政基础。
要清醒认识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密切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客观要求。要清醒认识到,在经济快速发展、利益日益多元的今天,社会总体上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更加关注社会事业、社会服务、社会秩序、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已成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使命和必须解决好的新课题。 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创新方式方法,努力走出资源开发型城市社会管理新路子。围绕“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一核心,要切实转变理念,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抓好社会管理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要全面梳理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努力向服务型管理转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权益受到保障。要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强化政府服务和群众参与管理上进行探索。
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效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敢于、善于做好群众工作,从源头上抓好维护社会稳定,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