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儿童发展心理学小(3)

时间:2025-04-26   来源:未知    
字号:

以同样顺序获得各种动作,说明影响儿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生理成熟)

25、在儿童发育的第二个阶段迅速发展的系统是(生殖系统) 26、儿童脑内成熟的重要标志是(神经纤维的髓鞘化)

27、循环系统是由(中胚层)分化而成的。

28、按照斯尼伦(S)标记20/20代表正常的视敏度,新生儿的视力是(20/50—20/100) 29、儿童的图形知觉的敏感期是(4岁) 30、吉布森和瓦尔克精心设计了“视崖实验”以测试儿童的(尝试知觉)

31、观察小屋的设计者是(范茨)

32、6岁儿童能完全正确判别的方位是(上下前后)

33、眼睛区分对象形状种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是(视敏度) 34、范茨研究婴儿的形状知觉的方法是(视觉偏爱法) 35、皮亚杰的机械蜗牛实验用来研究儿童的(时间知觉) 36、在皮亚杰年来,认为知结构组织的最基本单元是(格式0 37、儿童对一个事件基本要素和本互关系的抽象表现是(图式) 38、皮来杰认为思维的本质是(适应) 39、把外界整合在一个机体正在形成或完整形成的结构内的过程是(同化)

40、同化性的格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是(顺应)

41、当客体在眼前消失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皮亚杰称该现象为(客体永久性) 42、前运算时期的儿童,由于信号功能或象征功能的出现,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性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思维)。

43、物体的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称为(守恒)。

44、儿童掌握各种守恒有一定的顺序,最先掌握的是(数目守恒)

45、儿童掌握各种守恒有一定的顺序,最后掌握的是(体积守恒

46、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在认知上获得两大成就是(主客体分化和因果关系联系形成)

47、获得了守恒,形成了群集结构的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 48、皮亚杰的“三座山”实验说明了儿童思维(自我中心性) 49、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 50、儿童建立“客体永久性”的时期是(感知运动阶段)

51、把认知过程中感性部分和理性部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从输入到加工输出的完整的控制系统理论是(信息加工论)

52、根据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儿童首先使用的认知单元是(图式)

53、对一组对象或事件的符号表征是(概念)

54、短时记忆的单位是(信息快)

55、儿童关于记忆过程认识称为(无记忆) 56、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称为(元认知)

57、儿童把学过的材料加以序列化,模式化或范畴化的过程是(提取)

58、儿童能够识别一个客人客体是指(再认)

59、儿童恢复先前看到的客体是指(重组) 60、幼儿的复句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结构松散,缺少(連词)

61、儿童在理解句子时,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物可能性,而不顾句子的句法结构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这种策略称为(事件可能性策略) 62、各年龄儿童对量词的掌握是不稳定的有一定的发展顺序,4.5岁儿童最初掌握的是(个体量词)

63、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是指(简单句) 64、提出语言获得装置(LAD)的是(乔姆斯基)

65、以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语言获得的自然成熟论的是(勒纳伯格)

66、怀特赫斯特提出了(选择性模仿)

67、在心理测量学中“智力”是指通过智力测验所反映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68、指出“善于理解,善于推理__这是智力的三要素”的是(比纳)

69、把智力的特性归结为针对性,广扩性,深入性,和灵活性四个特性的是(吴天敏) 70、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斯皮尔曼首先提出了(二因素论)

71、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结构理论是(三维结构理论)

72、赛斯顿首先运用群因素理论在多种智力活动中辨认出七种基本因素称为(基本智能)

73、随神经系统的戊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文化影响的智力义为(流体智力) 74、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称为(晶体智力)

75、提出智力的层次结构模式的是(阜南) 76、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是指(标准化)

77、某一个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是指(常模) 78、同一组被试用同一测验实施两次后所得分数的一致性,或同一被试经过一次测验后再同一个等同测验测试一次,两次得分的一致性是指(信度)

79、如果一个测验真正能准确地测量到它欲测量的东西就称为(效度)

80、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首创者是(比纳和西蒙)

81、所谓智商优异者是指IQ在(140以上) 82、首先提出情绪分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布里奇斯)

83、当婴儿在环境不确定时参照照料者的表情再作出反应的现象称为(社会性参照) 84、自发性微笑是指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的反射性微笑,又称(内源性微笑)

85、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动是(笑)

86、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这种克服害怕 的方式是(对抗性条件作用)

87、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害怕 的刺激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这种克服害怕的方式称为(系统脱敏法)

88、帮助儿童认识错误的想法并学会自我监察害 …… 此处隐藏:145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儿童发展心理学小(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