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5,-5.高于20时,不会看,因为20是他愿意支付的价格,超过此价格,他的福利为0。
10. 运用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如果是完全相同的产品,则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不会多购买;但产品多样化不会降低边际效用,反而会吸引更多消费量。
11.庭所拥有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个人一天最多有24小时。劳动供给决策就是把其中的多少时间用于劳动。每个人的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工作即一切有酬劳动,闲暇即一切无酬劳动。一个人把多少时间用于工作,多少时间用于闲暇取决于工资。 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给。替代效应指工资增加引起的工作对闲暇的替代。因此随着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增加。 收入效应指随着收入增加,人们对闲暇的需求也增加,增加闲暇必定减少劳动时间,这就是工资增加引起的收入效应,收入效应使劳动供给随工资增加而减少。工资增加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劳动供给起着相反的作用。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增加。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随着工资增加,劳动供给减少。
12.家庭在获得收入之后,要把收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把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多少用于储蓄,取决于效用最大化目标。如果家庭把收入用于现在购买物品以获得效用,则是现期消费。如果家庭把收入用于储蓄,以便将来再消费,是为了将来获得效用。消费与储蓄决策取决于消费者一生的效用最大化。 由于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消费者认为同样一元钱消费,现在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未来消费所带来的效用。为了使消费者愿意放弃现期消费而进行储蓄,这就是为消费者的储蓄支付利息。当利息高到一定程度,消费者认为现在储蓄一元钱加上利息在未来所带来的效用至少等于现在一元钱带来的效用时,就会放弃现期消费来换取未来消费,即进行储蓄。因此决定消费者储蓄决策的是利率。
13.家庭进行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未来的收入最大化,以及从这种收入中得到的效用最大化。但投资要在未来才能收回,而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投资既有收益,也有风险。在现实中,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人们不会只投资于某一种形式,即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就是要对风险与收益不同的资产进行组合,以使投资的预期未来收益率最大。
第五章
1.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一般采取三种形式: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和股份制公司。
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股份制公司,我国私人企业应向股份制公司发展。股份制公司是由投资者(股东)共同所有,并由职业经理人经营的企业,股东是公司的共同所有者。公司的优点是:第一,公司是法人,不同于自然人。第二,公司实行有限责任制,这样就减少了投资风险,可以使企业无限作大。第三,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职业经理人实行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
2.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目标不一致。教材P119
3.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合约不可能是完全合约;在许多情况下,代理人的努力程度难以衡量,而有效监督的成本过大,也无法实现。这样就产生了机会主义。
4.要吸引人才,并发挥人才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鼓励职工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的一套制度,它的中心是把代理人的业绩与其利益联系在一起,以使代理人自觉地减少机会主义行为,为企业目标努力工作。激励机制包括对总经理的激励和对职工的激励。这种机制的中心是设计一套合理的薪酬与奖励制度。另外,健全公司治理结构也十分重要,公司治理结构也译为“法人治理结构”,从广义上说,指关于企业组织形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所有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涉及到广泛的问题,其中重要的是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提高X效率的激励机制。
5.参考教材P121。 6.58年提倡密植结果减产,是由于在一定的土地上投入种子超过了一定限度,最终会使产量绝对减少。边际产量递减原理(规律)指出: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产量绝对减少。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7.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参考教材P122“总平边三p”图形说明)。
第一,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第二,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AP);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AP)。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时所用的生产要素是资本与劳动。其中资本是固定的,劳动是可变的,横轴OL代表劳动量,纵轴TP,AP,MP代表。根据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可以把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图(见教材P122图5-1)分为三个区域。Ⅰ区域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A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一直在增加,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这一阶段,相对于不变的资本量而言,劳动量的增加可以使资本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产量递增,因此劳动量最少要增加到A点为止,否则资本无法得到充分利用。Ⅱ区域是劳动量从A增加到B这一阶段,这时平均产量开始下降,边际产量递减。由于边际产量仍然大于零,总产量仍在增加。在劳动量增加到B时,总产量可以达到最大。Ⅲ区域是劳动量增加到B点以后,这时边际产量为负数,总产量绝对减少。由此看来,劳动量的增加超过B之后是不利的。
劳动量的增加应在Ⅱ区域(A-B)为宜。但在Ⅱ区域的哪一点上,就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目标,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加到A点就可以了;如果企业的目标是使总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就可以增加到B点。其次,如果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就必须结合成本与产品价格来分析。
8.不一定。因为在分析企业技术效率时,短期是企业不能全部调整所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时期。在短期内,企业的生产要素投入分为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固定投入在短期内不能改变,企业所年改变的只是可变投入。长期是一切生产要素可以调整的时期。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第一,二者的区别不是表示时间的长短,而是生产要素能否完全调整;第二,对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