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2期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 19 - 类型。就民间舞蹈文化而言,每个民族的舞蹈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变化也不是简单的直线式运动,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之间的差异,又恰恰是社会和环境相互影响的特殊适应过程所引起的。这就是说,任何民族的舞蹈文化之演变,或发展或衰弱,都有其复杂的社会和环境原因,不是单纯的主观或客观原因所能够完成的。
在各自地域上的区域舞蹈文化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保持其完整的体系,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则势必引起其本身的嬗变,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客观事实。所以说,动态性,或者说可变性、开放性是民间舞蹈文化的本质特征。因此,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其舞姿、韵致、节奏等的差异,风格、服饰、舞法的不同,构筑了区域民间舞蹈文化区的基础。
四、环境与民间舞蹈的发展
促进与阻碍——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除了受一定社会条件的影响,更直接和突出的是受自然地理条件诸因素的制约。在人类文明之初,自然地理环境诸因素中之江河、湖泊、平原、高原以及气候温和、湿润等地带,一般利于人类文化的扩散和传播;相形之下那些海洋、山岳、高地、盆地、森林、沙漠、严寒地带则往往成为文化扩散与传播的天然屏障,使文化传播变得缓慢而困难,就此意义决定了原始舞蹈的传播扩散速度极为缓慢。这一点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区中亦表现的较为明显。就秦岭而言,其位于陕西省南部,为一东西走向的断陷山地,最高处太白山海拔3767米。秦岭以北民间舞蹈是典型的北方风格的陕北秧歌,有着浓厚的黄土气息,大幅度的动作,气势磅礴的腰鼓,扭、摆、拐、闪的体态,为浑厚恢弘的气势增添了华彩,再现了黄土高原那种千沟万壑之博大风貌;而秦岭以南自然环境则截然变异,加之秦岭的阻挡,冬季风难以越过并影响南部地区,所以位于陕南的汉中谷地属于温湿的亚热带景观,使其舞蹈风格颇具南国之风情。与此相似的是,我国著名的大兴安岭山地,其以东北—西南走向贯穿东北地区,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文化现象也明显差异。东部为汉族风格的东北秧歌,西部则为蒙古族风格的舞蹈。这一切除了民族分布的因素影响以外,在决定意义上是受制于自然环境要素的制约。
文化传播主要是文化的地域移动,是从文化源地通过各种媒介,诸如商队、军队、船队等向外界传播的,最终形成了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三种形态,即基本形态、接触形态和混合形态。并由此决定了自然环境的不同,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换言之,地形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域,极大地促进了舞蹈文化的扩散与传播,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接触形态——即有外来文化传入和混合形态——即将传入的外来文化吸收并与原文化相融的两种类型;犹如我国东部地区汉族舞蹈文化在开放而有利的环境条件下,经过了数千年的南北辗转迁移的过程,不断吸收来自境内各兄弟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消化改造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基因,这种大融合的趋势充分说明了这一特点;而对于环境封闭、交通闭塞、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的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往来之困难、文化交流之不畅,相对地限制了其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然而也正是这些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却又对那些已经形成的地区民间舞蹈文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保存作用,一定程度地保持了其民间舞蹈的传统性和典型性,进而形成了基本形态类型——即保持原来的文化。这一特点在藏族舞蹈文化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交通文化交流滞缓,形成众多类型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亦是如此。
基于文化传播的推动力主要是交通,在远古时代大山、大漠、大洋、大谷等均为交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