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一个财务总监的避税之路:3分钟节税33亿(16)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未知    
字号:

都江堰水利工程带给企业节税的启示

中央政府又几乎没有扶持政策。李冰父子望水兴叹,华阳侯更是坐等着看笑话,还四处造谣,扇动老百姓起来反对。

与其说李冰是政治家,倒不说是实干家。看到成都平原连年水患,他下决心要修好“湔堋”。 然而,刚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第一期工程是切开湔山(玉垒山)。

要是放在当今,切山是很容易的事情,炸药一炸,遂道开挖设备和大型挖掘机器进入,很快就打通了。然而,在当时,哪有这些东西,连火药都还没有发明。

玉垒山千百年来承受岷江冲刷而毫发无损,足见其坚硬。这坚硬品质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开凿之后,它依然可以承受江水的冲刷,弊端在于开凿难度太大。

铁锤、铁钎是当时最先进的施工工具。然而,工匠们抢起大锤砸下去,虎口震裂,石头上却只留下一点点痕迹。

那时候,人们已经掌握了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但还没有应用到工程方面。

李冰父子终日思考虑着“切山”之法,甚至梦想着有神仙赐予开山斧。

一个倒春寒降临的日子,李冰早早地起了床。当他走出房门时,发现门前铺地的一块大石头裂开了,很显然是冻裂的。石头传热慢,内外温度不均匀时,就可能发生破裂。凝视着石头,李冰忽然想到了热胀冷缩原理,心头无比兴奋。

在和当地老百姓老工匠一道反复论证后,李冰找到了应用冷胀冷缩的方法。

当地不缺木柴,李冰召集工匠在岩石上堆起木柴猛烧,待岩石烧红时,立即向上面浇水,滚烫的岩石遇到冷水,立即裂开。就这样一冷一热,慢慢地把湔山伸向江心的山头切了下来,被切开的地方因为和主体分开了,被称为“离堆”。离堆之后,开挖了一条新的河道。 第二期大工程是修筑分水堤。按照通常的做法,在河中筑堤,都是抛石头下去。但岷江水流太急,抛下去的石头,大多数被冲走了,折腾许多天,也不见成效,倒是嘲笑此起彼伏,更有人向朝庭打小报告,说李冰劳民伤财胡作非为。

智慧在民间,李冰再一次寻访老百姓,寻找筑堤办法。

当地盛产竹子,老百姓用竹子盖房子,用竹子编制各类家庭用具。有一天中午,李冰来到江边时,看到主人用一个竹筐装着红苕在水中淘洗,水进入竹筐,把红苕洗干净了,却并不把竹筐冲走,因为竹筐有孔,水可以通过。

李冰找到了办法!

他召来当地数十名竹工,让他们把竹子劈开,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安排民工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

这一招果然十分见效。竹笼有孔,鹅卵石有缝,对水形成的阻力较小,水可以通过。在重力作用下,大笼子安安稳稳地沉下去。当笼子圈成一道大堤,李冰再叫民工在圈中投入更多的笼子,并填入石头和粘土。大堤很快就修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大堤,其实是历史改良过的,当时的大堤要简陋得多,而且需要年年修复。

第三项大工程是飞沙堰,相比之下要容易得多。当时的飞沙堰不是现在的样子,现在是水泥浇的,当时是用装着石头的竹笼堆码而成,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高度——想高一点,就加竹笼,想低一点,就减少竹笼。

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前进,历时8年,湔堋修建完成。李冰父子绝不会想到,根本没有专门进修过水利工程专业的他们,竟然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工程。

两千年后,郑仪作为无数个景仰者之一,拾级而上,往二王庙而去时,他又一次看到了那精辟的对联:“遇湾裁角,逢正抽心。”如图4-7。

一个财务总监的避税之路:3分钟节税33亿(1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