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期末考试复习用
第一章大题复习题:
1.我国证券市场经历的阶段及各阶段特征:
①建国初期的证券市场
②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
(1) 探索起步时期(1978——1990年)
特征:①国库券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品种;②股票发行和股份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自发性;③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波动性;④股票公开发行,但尚不规范。
(2) 初创时期(1991——1996年)
特征:①股票市场规模扩大,发行方式多样化;②债券市场品种多样化,发债规模逐年递增;③建立了全国性统一有序的证券交易所市场;④催生和培育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证券中介机构;⑤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⑥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3) 规范调整时期(1997——1998年)
①颁布、实施了规范证券市场的一系列法律法规;②对扰乱证券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③理顺了证券市场监管体制。
(4) 规范发展时期(1999年以后)
①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②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③改革完善股票发行制度;④规范扶持证券经营机构、鼓励创新。
第二章大题复习题:
1.证券发行的种类、概念以及优缺点:
①以发行对象为依据:可分为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
公募发行
概念:又称公开发行,是指发行人通过中介机构向非特定的社会公众广泛地发售证券。 优点:第一:以众多的投资者为发行对象,筹集资金潜力大;第二:投资者范围大、分布广,可避免囤积证券或被极少数人操纵;第三:由于只有公开发行的证券方可申请在交易所上市,因此这种发行方式有利于增强证券的流动性,为以后筹集更多的资金打下基础;第四:有利于提高发行人的社会知名度。
缺点:发行过程比较复杂,面临严格的政府审核标准,尤其是对信息披露要求很高,所需时间周期较长,不利于发行者把握市场有利时机,发行费用也较高。
私募发行
概念:又称不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是指发行人不通过公开的证券市场而直接将证券出售给少数特定的投资人。
优点:发行手续简单,有利于缩短发行周期,节省委托中介机构发行的手续费用,降低发行成本,调动股东和内部职工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公司的公共关系。
缺点:投资者数量有限,所发行证券流通性较差,有过于集中在个别投资者手中而被控制的风险,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发行人的社会知名度。
②以发行方式为依据:可分为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
直接发行
概念:是指证券发行人自己承担证券发行的一切事务和风险,直接向投资者发行证券,证券中介机构不参与或参与很少。
优点:不需要向中介机构交纳手续费,因而成本较低。
缺点:承担着更大的风险,一旦认购额达不到计划发行数量,就会面临发行失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
间接发行
概念:是指证券发行人委托证券发行中介机构代理向投资者发行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