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11期
资源科学
如下:
(1)各省区实际碳排放量的计算。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6年-2010年)各省区能源平衡表中的各种能源消费量,分别与各种能源碳排放系数相乘,可初步得出2005年-2009年中国大陆30个
省区碳排放量(西藏自治区数据不全,故缺省)1)
。
但由于按上述方式计算的碳排放量没有考虑各省区火电输入与输出导致的实际碳排放量的增减,故我们依据各省区能源平衡表中电力调入、调出量对碳排放量进行了调整。公式为:
某省区实际碳排放量=∑各种能源消耗量
×碳排放系数
(
外省区调入电量×全国火电发电总量全国总发电量
-本省区调出电量×本省区火电发电总量本省区总发电量
)
×电力的碳排放转换系数
(5)(2)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2009年间各省区的GDP 数据(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对各省区2010年-2015年人口和GDP 的数据进行预测。假设各年人口按2005年-2009年间平均增速增长,GDP 按9%的整体增幅增长。
(3)预测能源消耗量。按照能源/GDP 弹性系数,可以推算出各省区2010年-2015年的能源消耗总量。
(4)以“2015年使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下降17%”为目标,计算2010年-2015年30个省区的碳排放权配额总量为203.06亿t·C 。以2005年-2009年各省区实际碳排放量为基础,对该配额进行初始分配。
4计算结果及分析
4.1传统DEA 模型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使用Excel 的规划求解功能,本文首先利用公式(1)表达的传统的DEA BCC 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碳排放权分配效率进行计算,数据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30个省区的BCC 初始效率值差异很大,有9个省区达到最高效率值1;有8个省区的效率值
达到0.8以上,距离有效边界较近,但尚未达到DEA 有效;其他13个省区的效率值低于0.8,特别是宁夏、甘肃、山西等省区效率值显著偏低,说明距离DEA 有效有较大差距。为了使全部DMU 达到DEA 有效,需要对碳减排责进行再分摊。然而传统DEA 的效率值和松弛变量不符合总量既定的约束,为此本文引入了ZSG-DEA 模型进行配额的调整。4.2ZSG-DEA 模型的再分配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公式(4)表达的ZSG-DEA 模型对30个省区碳排放配额进行再分配。初始的ZSG-DEA 模型计算出的效率值见表2第1栏。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所有DMU 的ZSG-DEA 模型初始效率值均高于传统DEA 模型,这表明初始ZSG-DEA 模型的有效边界位于传统DEA 有效边界的下方。根据表2第1栏的效率值,可以按照比例消减公式(3)调整原始碳排放配额数据,按照迭代法,重新进行ZSG-DEA 模型测算。经过两轮迭代后,各省区ZSG-DEA 模型效率值均近似为1,也就是说均基本达到了ZSG-DEA 的统一有效边界。图1显示的是ZSG-DEA 统一的有效边界形成过程。DMU 1初始
效率值较低,经过两次迭代后,其投入配额持续下降以致达到统一的有效边界;
DMU 2初始效率值即为1,通过两次迭代后,其投入配额持续升高并达到统一的有效边界;而DMU 3未达到初始ZSG-DEA 有效边界,但其初始效率值较高,通过第一次迭代,其投入配额大幅升高,致使其效率值低于第一次迭代后ZSG-DEA 有效边界,在第二次迭代中,其投入配额必须减小才能达到统一的ZSG-DEA 有效边界(图1)。
为了验证结果,本文也采用传统的DEA BCC 模型进行测算,发现其效率值(表2第5栏)也全部近似为1。最终的碳排放配额调整值见表2第4栏2)。按照碳排放/GDP 弹性系数进行了2010年-2015年各省区碳排放量的预测(见表2第6栏),对比最终碳排放配额可以计算出各省区的目标碳减排量(见表2第7栏)。从数值上看,北京、江苏等7个省区目
1)在投入导向的ZSG-DEA 模型下,各DMU 投入之间不独立,出现DMU 缺失的情况的确会影响效率结果。但由于西藏自治区的各项投入产出在全国占比较小,且本文计算所使用的待分摊总量并不包含西藏部分,故对结果并无影响.
2)这里所说的省区碳排放配额与公式(4)中含义相同,即考虑了省区间火电输入与输出导致的排放量增减.
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