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优化信息数据库接受系统根据历史相关垃圾产生以及各垃圾处置相关单位处理能力数据得出的运输系统优化信息,并反馈此类信息。实现层使用GIS组件式开发工具实现数据服务功能。功能层具体表述4大功能:基础地理信息可视化及操作,垃圾信息可视化及操作,运输系统监控和优化结果可视化及操作。用户层为人机交互界面,为用户提供友好交互接口。 3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系统的实现
3.1数据建模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包括预处理和一般处理2部分。预处理是指系统运行之前的数据准备工作,其包括对地理信息基础数据(Shape files格式文件)的检查和修复、道路网络拓扑结构生成以及处理设施(停车场、收集点、中转站、处理厂等垃圾运输相关设施)间的最短路径搜索。预处理的结果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存储在数据库中,作为后续处理,包括优化调度、可视化等的基础数据。针对某一地区的垃圾处理系统数据,预处理通常只须处理1次,只有在垃圾处理系统数据发生变化时,如道路重建、新建处理设施等时,才需要重新计算。一般处理指专用属性数据可视化、优化模型校核、动态模拟演示等,这些需要实时处理,数据只是暂时使用,系统基于GIS组件来实现这些功能。预处理生成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设计的数据库模型如图3所示。垃圾收集点、中转站、停车场、处置厂等因其均被垃圾运输车不间断访问的性质抽象为处理设施,具有空间位置属性。但是,因为地理数据按属性层存储,层层之间的地理几何数据存在偏差,垃圾处理设施为点状结构图层,而道路为线状结构图层,所以在数据层面上处理设施往往偏离道路,即无通往处理设施的道路。另外,许多处理设施(尤其是垃圾收集点)在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并且在实际中也是由运输车辆一次到达的。因此,系统经过预处理部分提取道路上合适点作为运输车辆访问点,建立访问点和处理设施间的一对多关系,即一个处理设施能且只能属于一个访问点,一个访问点可关联多个垃圾处置对象。基于访问点概念,预处理计算两两处理设施对应访问点间的最短路径,从而减轻了优化模型的处理复杂度,满足运输车辆实时优化调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