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洪学军
课程内容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 肿的概念区别;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 查和诊断要点;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要点、主要护理措施和 健康教育。 基本要求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概念。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诊断要点, 以及治疗要点、主要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一、概 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 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 性发展。 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慢支)、阻塞性肺气肿(肺 气肿)的概念区别: COPD = 气流出现受阻的慢支、肺气肿。 慢支和肺气肿是COPD主要的基础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简称慢支): 慢性支气管炎 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 性炎症。以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反复发作喘息为 临床特征。 诊断标准:每年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至少3个 诊断标准 月,连续2年或更长,并排除心肺其他疾病(如肺结 核、哮喘、支气管扩张、心力衰竭等)即可作出诊 断;如果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而有明确的X线检 查、呼吸功能异常等客观依据,也可诊断。
临床分型
①单纯型:以咳嗽、咳痰为主; ②喘息型:咳嗽、咳痰,伴有喘息。
病程分期 ①急性发作期:病人在1周内出现炎症感染的征象: 出现脓痰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多伴有发热 等,或1周内“咳”、“痰”、“喘”任何一项症状 明显加重; ②慢性迁延期: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咳”、“痰”、 “喘”症状,迁延达1个月以上; ③临床缓解期:病人症状自然缓解,或经治疗后症 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维持2个 月以上。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 肺气肿 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异常持久扩张,并伴有肺 泡壁和细支气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
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和肺气肿 体征。胸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尤其是后者对肺气肿有 确诊意义。
肺气肿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型 病理分型:①小叶中央型;②全小叶型;③混合型。 临床分型:①气肿型;②支气管型;③混合型。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复杂,如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 化学物质,感染,过敏因素、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等,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所致。 (“多因多果”)
三、临床表现A.症状 A.症
状 1.慢性咳嗽 逐渐加重,冬春季节天气变化时显著。 2.咳痰 痰液的性状:白色粘液痰或浆液泡沫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 特异性症状,逐渐加重,提示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4.其他 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疲乏无力、食欲下降 等,非特异性。
B.体征 B.体征 基础病的特征,如肺气肿、慢支等。(视、触、叩、 听、嗅)
C.并发症 C.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胸部X线 主要是为了明确COPD的胸部原发病和并发症等情况. 2.肺功能检查 主要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及其严重程度。 常用的检查指标:FEV1/预计值、FEV1/FVC%,中晚 期TCL、RV、RV/TCL↑。 FEV1/预计值<80%、FEV1/FVC%<70%可以确定诊断。
3.动脉血气分析 用于判断呼吸衰竭与否及其类型。 常见的血气紊乱: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 4.其他
五、诊断要点1.疾病定性诊断——确定是否是该疾病或其他疾病 A.一般模式:病因或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性诊断等。 B.本病相关:有吸烟等高危因素,有COPD基础病的 症状和体征,有实验室客观检查的证据支持,本 病相关的检查是肺功能检查呈现不可逆气流受限 的特点。(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2.疾病状况诊断——该病的严重分级、病程分期、 分型等本身状况的诊断。 1)程度分级(5级:0、I ~ IV级) 主要分级指标是:FEV1/预计值、FEV1/FVC%。
2)病程分期(2期:①急性加重期;②稳定期。) 主要根据临床症状的表现分期,感染通常是本病急 性加重的重要原因。
表 2-2 分级 0 级:高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分级
分级标准 有罹患 COPD 的危险因素 肺功能在正常范围 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I 级:轻度
FEV1 /FVC<70% FEV1 ≥80%预计值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II 级:中度
FEV1 /FVC<70% 50%≤FEV1 <80%预计值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III 级:重度
FEV1 /FVC<70% 30%≤FEV1 <50%预计值 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IV 级:极重度
FEV1 /FVC<70% FEV1 <30%预计值 或 FEV1 <50%预计值,伴慢性呼吸衰竭
六、治疗要点1.稳定期治疗 (1)病因治疗:避免或减轻危险因素的伤害。如戒 烟、脱离职业性粉尘和污染大气,预防感染等。 (2)对症治疗:①祛痰;②止喘。 (3)支持处理:本病重要的是给予长期家庭氧疗, 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4)预防:预防感染、加强呼吸锻炼、加强营养等。
2.急性加重期治疗 (1)病因治疗 尽量去除本病的病因,特别是急性加重的诱因。 对于本病重要的是控制感 …… 此处隐藏:9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