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需关系下的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策略分析
第18卷 第2期中国管理科学Vol.18,No.2
文章编号:1003-207(2010)02-0143-08
不同供需关系下的食品安全与政府监管策略分析
刘小峰1,2,陈国华1,2,盛昭瀚1,2
(11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1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中心,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供需物流不平衡是引发食品安全的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最基本的物流平衡出发,构建一个从原材料供应到消费者最终消费完整过程的食品风险传播模型,采用计算实验方法探讨不同供需关系对食品安全以及供应链成员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供需关系会导致不同的食品安全情况,,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政府监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有害物质的恶性传播,,与静态的监管策略相比,弹性、,、监管策略对食品供应链的上游影响较大,对下游影响相对较小。
关键词:供需关系;食品供应链;中图分类号:F830 1 引言
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可能通过供应链上任何一个环节进入到食品流通领域中。食品是国民最基本的消费品,流通速度快、数量大,一旦出现食品质量安全风险而不及时补救,风险将随着供应链向下游急剧扩散,引发大规模社会危机。食品原材料的供应、食品的生产与销售、消费构成完整的食品供应链。食品供应链上游成员为了提高经济收益在交易过程中不负责操作,可能引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并将风险传播给下游成员。2008年爆发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事件爆出原材料供应商添加三聚氰胺,增加奶源的供给,导致最终消费者受到严重的伤害。投放三聚氰胺是原材料供应商的行为,然而,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生产加工企业、零售企业任由有害物质无情传播、质检部门也空无对策致使悲剧最终发生。从食品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三鹿事件不仅仅是一个食品安全和食品质检问题,更主要的是整个奶业的供应链问题。从最
收稿日期:2009-04-17;修订日期:2010-03-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70731002);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01013;7097106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现代物流综合管理关键技术与平台”资助项目(2006BAH02A06)
作者简介:刘小峰(1983-),男(汉族),江西瑞金人,南京大学工
程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经济系统演化及计算实验1
基本的供需物流平衡到各个供应链环节中的质检标准、管理规范以及最终消费者的公众意识、法律保障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奶业安全的脆弱。在这些因素中,奶源不足导致的供需失衡成为这次事件的一个焦点,据统计,1999年全国奶类产量827万吨,2007年为3633万吨,2008年上半年总产量达到1915万吨;而从奶源角度看,1999年我国有奶牛44218万头,2007年1219万头,2008年上半年我国
奶牛存栏1435万头。数据说明从1999年到2008年,中国的奶制品产量增长了近5倍,而原奶的提供者———奶牛的数量增长只有3倍。奶源的缺乏,特别是优质奶源的缺乏,成为了制约中国奶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链条的各个成员为了牟取私利,致使有害物质在整个食品供应链无情的传播。因此,探索食品供需平衡、政府监管与食品安全之间关系对于加强科学监管、保证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于有害物质在食品供应链的传播与安全控制,已有学者做了一些研究。张汉江等(2008)[1]建立了以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与消费者组成的四级三阶段供应链静态博弈模型,定量分析了上游厂商向下游传递质量风险的规律以及下游消费者对上游厂商监督的影响。李艳波、刘松先(2007)[2]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政府主管部门与食品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策略选择。Golan等(2004)[3]通过对美国生鲜农产品、谷类、油菜以及牛肉制品的调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