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一般原则》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设计的一般原则》是高一《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主要阐述了产品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创新原则、(2)实用原则、(3)经济原则、(4)美观原则、(5)道德原则、(6)技术规范原则、(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及各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因变和主次关系。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后续各章节知识的结集点。设计的一般原则既是设计的规范,又是评价的尺度。学生通过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原则之间关系的理解,内化为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为“能制定符合一般原则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完整设计方案”作知识准备。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基础上编排的,并已进行了《便携式小凳子的设计》的实验,学生已经产生并运用了一些零散的,非自觉的设计的观念,但对知识化的设计原则并不了解,对真正设计的思考和自我创作缺少经验和遵循依据。
学生对设计的一般原则的识记并不困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主次的辨证观和初步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评价产品的能力,并真正让学生在设计中依据原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2)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设计创新能力和对产品评价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建构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强对技术设计中人文因素的理解,创新意识以及对个人、社会、环境的责任心。
(2)通过对典型作品的分析评价,对设计的一般原则形成全面的、联系的、主次的辨证观。 四、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创新原则的理解;掌握设计一般原则相互之间的关系。 2、难点:培养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 五、教学策略及手段
本节课如仅从理论上讲述设计的各条原则及其之间的关系,学生虽然也能理解,但课堂会显得十分枯燥,为了能达到好的效果,计划将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与教师教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寻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在对生动的案例的分析中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及其之间的联系、制约、主次的关系。
2.利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在快乐和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3.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4.让学生扮演设计师的角色,设计作品或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