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川中学课程计划(2013学年度)
上海市新川中学
上海市新川中学2013学年度课程计划以《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为目标,坚持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结构,努力满足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需求。
一、学校课程建设的背景分析
2009年5月,由侨光中学、五三中学高中部合并而成的上海市新川中学被命名为区实验
二、学校课程目标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审题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和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力量。
在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目标基础上,根据《新川中学四年发展规划》,本方案特别强调:
(一)学生培养目标
促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培养具有宽阔视野、厚实基础;志存高远、朴实勤奋;创新实践、技能扎实;学会学习、懂得生活的人才。
(1)更加注重学生基础性道德的教育、“三观”教育和民族精神、创新能力教育,表现为: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爱国情感、全球胸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道德传统,培育基于现代道德文化和人类核心美德的道德观念,具有知行统一的道德表现。 (2)更加注重学生生态道德和文明生活能力的培养,表现为:
具有营养、保健、运动、卫生和绿色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科学、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环境意识。
(3)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表现为: 有清晰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能力;能制定并落实一定期限的“个人学习计划”,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和创新探究意识;在听、说、读、写、算、演、编(程)等学习技能的各个领域,能达到甚至超过普通高中学生的学力水平和表现力水平。 (二)课程建设总目标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课程体系为主线,加强课程整合和课程群建设,有效落实三维课程目标,逐步优化教学过程方法和手段。
(三)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将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促进教师主动适应并参与课程改革,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力和执行力、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教科研能力,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课程建设中得到明显增强和发展。逐步形成“学习、反思、合作、研究”的课程文化。
三、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 现行课程行政体制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计划和上海市的课程计划分别规定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学校必须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不能违背国家和上海市的课程要求。在较好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关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学校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具有特色的新川中学课程体系。这是课程发展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
2.学校课程设置必须坚持“时代性、个性化、创造性”原则。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课程的整体框架图:
说明:
为限定选修课程。
综合类拓展课程指学习领域素养的拓展课程,提供学生自主选修,包括以学期为周期
的长课程,也有讲座式的短课程。
实践类拓展课程包括学校各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参与的主题教育活动、教师指导下
的学生社团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 研究型课程的实施
学科类拓展课程指基础型课程科目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拓展,
四、课程实施要求
(一)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要求
1、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基础型课程的课时框架,全面落实国家对普通高中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基本要求,注重德育渗透,在保证学生基础性学力达标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基本素质发展,校本化的实施基础型课程,各学科教研组编制各学科的《校本化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点》,进行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2、关注学生差异,精心实施基础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每个学生必修的共同性课程,学校要根据市教委颁发的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同时要关注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校本化地精心组织课程是实施。一是根据各学科的《实施要点》实现课程内容校本化;二是采取分层教学模式进行因材施教,加强个别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注意积累经验,分年级逐步开发新川中学学科辅读教材。
3、优化教学常规,完善精致教学的管理制度。以课堂教学改进为抓手,继续抓实教学五环节。备课要 …… 此处隐藏:462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