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第16卷第96期2001年第5期
浅谈“脏病治腑”在临床中的体会
王作胜 丁志勇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人民医院(276800)
关键词:脏病治腑 中医 体会
3.1.1 气机阻滞 《灵枢·脉度》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营卫由络
贯通,具有温分肉,充皮肤的作用。邪客于络道,营卫气行受阻,络道痞塞,气机阻滞,则出现疼痛、痹证,甚者阴阳阻隔导致寒厥,如《灵枢·逆顺肥瘦论》曰:“冲脉,……,其前者,伏行出跗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3.1.2 血行淤滞 营属气有阳气的固护作用,然与卫气固护脉外组织、肌表分肉、胸腹不同,营气主要卫护血脉,保持脉络之血正常运行。营卫气机受阻,脉血运行阻滞,滞留为瘀血。《灵枢·痈疽》曰:“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营气不通则血归之”。
3.1.3 津液停滞 津液出入于络脉内外,赖营卫气化以行。营卫运行失度,气化为之阻滞,不能施化,则卫气郁而不舒,营气涩而不行,津液不得化,聚于络脉内外组织,导致水肿,痰饮等病。《素问·水热穴论》曰:“肾俞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水所从出入也,……凡五十七穴者,皆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水肿主要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但络脉在营卫气化作用下使布散于肌腠之中的津液归还到脉络血中,当邪客于络脉时,营卫气化不利,津液失渗,可停聚于络脉周围组织形成水肿。3.1.4 气滞、血瘀、津停 络病日久,营卫虚而且滞,必然导致气、血、津互结为病,《灵枢·刺节真邪》曰:“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返,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络血之中,血涩不得注于大经,血气稽留不得行,故宿昔成积也。”积聚多由寒邪等因素而引起,络中津血均
赖营卫阳气以行、以化,因此营卫功能失调,津血停聚,互结成积聚。
3.2 络脉空虚 营气化生血液,卫气开启腠理致津液以充盈络中血气。营卫气化功能失调,常直接导致津血生化不足。“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血气由络脉渗出于脉外,温煦濡养脏腑组织分肉,筋骨得养则功能正常,感觉灵敏。营卫阳气虚馁,则经络空虚,皮肤筋脉失养,或不仁、不用,或痛、或痿,故《素问·逆调伦》曰:“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足少阴之下,……血气皆少,喜转筋,踵下痛。”此外,营卫虚衰,失于对肢体濡润温养,外邪乘虚而入,津血停聚互结为病,导致脉络瘀阻,肢体失养发为偏枯,营卫之气虚而且滞是发病的关键。此即《灵枢·刺节真邪》所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
3.3 络脉损伤 营卫对于络血有温煦固摄作用,《灵枢·寿夭刚柔》:“营卫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即是营卫病变对脉络中血的影响。若跌打损伤,或郁怒气逆,或热灼脉络,或饮食起居失节,或脏腑虚弱,络脉营卫损伤,导致血液不循常道而溢出脉外,而为血证,故《灵枢·百病始生》曰:“卒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总之,营卫阳气在络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叶天士有云:“医不知络脉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络病不究营卫则难得其本。营卫关乎气血津液阴阳的平衡,调和营卫即是调和阴阳,治络病者,焉不究乎营卫?
(收稿日期:200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