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多层与高层房屋结构荷载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主要包括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和温度作用 B 对结构影响较大的是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 C 水平荷载随房屋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D 对于超高层房屋,水平荷载不可能对结构设计起控制作用
2.( A )在水平荷载下表现出抗侧刚度较小,结构顶点位移和层间相对位移较大,使得非结构构件在地震时破坏较严重,在设计时一般控制在10~15层。 A 框架结构 B 剪力墙结构 C 砌体结构 D 筒体结构
3.( B )在非地震区或地震区的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此类结构在自身平面内的刚度大、强度高、整体性好,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抗震性能较强,适用于10~30层的高层住宅。 A 框架结构 B 剪力墙结构 C 砌体结构 D 筒体结构
4.( D )既具有极大的抗侧移刚度,又能因剪力墙的集中而获得较大的空间,使建筑平面获得良好的灵活性,适用于30层以上的超高层房屋。 A 框架结构 B 剪力墙结构 C 砌体结构 D 筒体结构
5.下列结构体系中,建筑抗震性能最差的是( C )。 A 框架结构 B 剪力墙结构 C 砌体结构 D 筒体结构
6.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规范》以( C )作为抗震设计的依据,其数值应依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以及结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确定。 A 地震系数
C 地震影响系数 D 冲击影响系数
7.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 A )。 A.分层法 C.D值法
B.反弯点法 D.底部剪力法
8.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时宜近似地采用( B )。 A.分层法
B.反弯点法或D值法
C.推覆分析法 D.底部剪力法
9.采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 D )的线刚度均应乘以0.9的折减系数。 A.底层柱
B.顶层柱
C.各层柱 D.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 10.采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内力时,( D )的弯矩传递系数取为1/3。 A.底层柱
B.顶层柱
C.各层柱 D.除底层以外其他各层柱
11.地震作用或风荷载对框架结构的水平作用,一般都可简化为作用于( D )上的水平力。 A 框架梁 B 框架柱 C 框架板 D 框架节点
12.框架结构在节点水平集中力作用下,( C )。 A.柱的弯矩图呈直线形,梁的弯矩图呈曲线形 B.梁的弯矩图呈直线形,柱的弯矩图呈曲线形 C.梁和柱的弯矩图都呈直线形 D.梁和柱的弯矩图都呈曲线形
13.框架结构在( C )的作用下,各杆的弯矩图都呈直线形,且一般都有一个弯矩为零的反弯点。 A.水平均布力 B.竖向均布力 C.节点水平集中力 D.节点竖向集中力
14.一般认为,当框架结构梁的线刚度与柱的线刚度之比( D )时,采用反弯点法计算所引起的误差能够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B.低于1 C.低于3 D.超过3
15.关于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 在房屋的上部,框架“帮”剪力墙 B 在房屋的下部,框架“帮”剪力墙 C 在房屋的上部,剪力墙“帮”框架
D 抗震方面,可将框架作为第一道防线,剪力墙作为第二道防线 16.关于框架-剪力墙协同工作的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在房屋的下部,框架“帮”剪力墙 B 在房屋的下部,剪力墙“帮”框架 C 在房屋的上部,剪力墙“帮”框架
D 抗震方面,可将框架作为第一道防线,剪力墙作为第二道防线
17.关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特征值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是框架抗推刚度与剪力墙抗弯刚度的比值 B 值很大,结构的变形特性及受力将以框架为主 C 值很小,结构的变形特性及受力将以剪力墙为主 D 是剪力墙抗弯刚度与框架抗推刚度的比值
二、判断题
1.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把7层及7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定义为高层建筑,7层以下的建筑物为多层建筑。( × )
2.框架结构广泛应用在多、高层建筑中,它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以满足车间、餐厅、实验室、会议室、营业室等使用要求。(√)
3.剪力墙结构结构广泛应用在多、高层建筑中,它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以满足车间、餐厅、实验室、会议室、营业室等使用要求。( × ) 4.筒体结构广泛应用在多、高层建筑中,它的特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以满足车间、餐厅、实验室、会议室、营业室等使用要求。( × ) 5.震级的大小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 ) 6.烈度的大小是地震释放能量多少的尺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烈度。( × ) 7.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 ) 8.震级是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及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 )
9.我国抗震规范提出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
10.我国抗震规范将建筑按其重要程度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 )
11.一般认为,场地条件对 …… 此处隐藏:260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