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婚姻的失望,但对治疗这样的心病甚有疗效。在我看来,今人实践古人的体验,便是运用“距离产生美”这样的原则,夫妻适当分离。
“我们要天天相恋,但不要天天相见”,这是很有道理的。可以想想燕子,人们多数非常喜爱它,这绝不仅是由于它小鸟依人,也不是由于它生的美丽,重要的是它属于候鸟,秋去春来,给人留一些思念。麻雀如果变成候鸟,喜爱它的人会大大增加吧。
婚姻也应该借鉴一下候鸟的习性。有这种特性的婚姻,最大的好处是使夫妻间的情感生活不再单向发展,而是给二人提供了最大的自由空间,双方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寻求感情的独立。两个人在婚姻之外可以有关系明朗的异性朋友。如果各自状态不好、工作繁忙就不一定聚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男女之间的距离,最近的距离也是男女之间的距离。真正好的感情,拉得开但又扯不断。在适度分开的时日里,两个人可以找回自我,并且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而不是局限在餐桌上和枕头边进行交流,在精神上的沟通反而会比在一起的时候多。
人生在世,保持自由的状态和宽松的心境是最高境界。
做候鸟而不做家雀,在婚姻的围城里,我们应该追求这种状态的婚姻,不应该相互拴得死牢,直至产生厌烦,因为家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空间,而是心灵的一种感觉。
也许这种感觉的获得也是一种围城的突围吧。
(3)从美国发展看历史沉淀
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1961年8月4日生于美国夏威夷,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母亲是堪萨斯州的白人。是左撇子,这是美国总统史自40届以来的第四位左撇子总统。 虽然,他只有 50% 的黑人血统,有些人却认为他是所谓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似乎这么说了,美国就再也不存在种族歧视,似乎美国的黑人从此就和白人一样平等了,从此天下太平了。如果因为他有50% 黑人血统,他就是黑人;那么因为他有50%白人血统,他同样也是白人。他的父亲是非洲移民,所以他并没有象很多美国黑人奴隶的后裔一样在很多城市的贫民窟长大。他小时候是由他的白人的祖父母培养长大的。所以他的思维方式和美国白人比较接近。他本人从来也没有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是黑人,或者是非洲裔美国人,只承认自己是混血。
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85年到芝加哥参加社会工作。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是第一个担任哈佛法学评论主编的所谓的 非洲裔美国人,并在此期间获得了全国范围的认可。1992年和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 结婚,并生了二个女儿玛丽亚 ·安· 奥巴马 (Malia Ann Obama), 娜塔莎· 奥巴马 ( Natasha Obama)。 1996年,奥巴马从芝加哥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并在之后的3年中连任;2000年,在竞选美国众议院议员席位失败后,奥巴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工作中。
2004年7月,美国民主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奥巴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调演讲”。(所谓“基调演讲”,就是民主党人阐述本党的纲领和政策宣言,通常由本党极有前途的政治新星来发表,1988年做“基调演讲”的人就是时任阿肯色州州长的克林顿。)奥巴马不负众望,他亲自撰写演讲稿,并发表了题为“无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慷慨激昂的演讲。在演说中他提出消除党派分歧和种族分歧、实现“一个美国”的梦想。该演讲后,奥巴马成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同年11月,奥巴马顺利的以高达70%的选票当选联邦参议员。
2007年2月10日,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并提出了重点在“完结伊拉克战争以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竞选纲领。2008年1月4日,在俄亥俄州民主党初选大会上,奥巴马赢得了38%的支持率,领先于知名度高于自己的约翰·爱德华兹以及希拉里·克林顿,在民主党诸位候选人中领跑。2008年6月3日,奥巴马票数领先于希拉里·克林顿,被定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同年8月23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奥巴马被正式提名,从而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个非洲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