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40·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10年2月 第37卷第1期 JIntPharmRes,Vol.37,No.1,February,2010
载药纳米粒透过血脑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斌艳,夏爱晓,陈苹苹,倪 玲,刘福和,李范珠
[摘要] 血脑屏障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结构基础,有效保护脑组织避免外源性有害物质侵害,但也阻碍许多治疗药物进入脑内,限制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临床应用。如何有效透过血脑屏障成为此类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环节。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能携载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提高脑内药物浓度,实现脑内靶向给药。本文对载药纳米粒及其透过血脑屏障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纳米粒;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药物载体
[中图分类号] R943.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40(2010)01004003
Bloodbrainbarriertransportofdrugloaded
:researchadvancesnanoparticle
WANGBinyan,XIAAixiao,CHENPingping,NILing,LIUFuhe,LIFanzhu
(DepartmentofPharmaceutics,ZhejiangChineseMedicalUniversity,Hangzhou310053,China)
[Abstract] Thebloodbrainbarrier(BBB)isthebasicstucturetomaintainhomoestasi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whichhasprotectiveeffectonbraintissue,butpreventsmanydrugsintothebrain,resultinginthelimitedclinicalapplicationofthesedrugs.HowtoeffectivelydeliverthedrugsthroughBBBhasbecomeakeystep.Asanoveldrugloadedcarrier,nanoparticlecancarrydrugsthroughtheBBBandincreasethedrugconcentrationinthebrain,soastoachievebraintargeteddrugdelivery.ThisarticlebrieflyreviewsrecentresearchadvancesindrugloadednanoparticleandthemechanismofpenetratingthroughBBBintobraintissue.
[Keywords] nanoparticle;bloodbrainbarrier;centralnervoussystemagents;drugcarrier
血脑屏障的存在对脑组织形成有效保护,避免有害物质(如毒素和病毒等)的侵害,但也阻碍许多治疗药物进入脑部病灶区,如抗癌药、抗生素和大分子物质(肽类)等。如何使药物有效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成为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环节。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有:制备前体药物、打开血脑屏障紧密结构或使用载体系统如抗体、脂质体、纳米粒
13]
等[。纳米粒载体由一些多聚体颗粒制备而成,
1 概述
纳米粒是一类粒径为1~1000nm的固体胶粒,主要由多种大分子组成,可以吸附、包裹或共价结合治疗药物。纳米粒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纳米材料、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均可能影响血脑屏障对纳米粒的摄取、药物分布以及血浆中药物滞留时间。纳米粒载药方式主要为吸附和包裹。
纳米粒包括纳米颗粒和纳米胶囊两种,活性组分(药物、生物活性材料等)溶解、包裹于粒子内部,或者吸附于粒子表面。纳米粒在药物输送和介导基1)无免疫原性。纳米因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粒由生物材料构成,不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无遗传毒性。纳米粒载体与病毒载体不同,不易导3)缓释作用。可延长药物作用时致细胞转化。(
间。(4)靶向作用。可靶向作用于肝、肺、脑等部5)在保证药物作用的前提下,减少了给药剂位。(
量,从而减轻了药物的不良反应。(6)提高药物稳7)保护转导基因不受机体血浆定性,利于储存。(或组织细胞中各种补体和酶的破坏,利于目标基因转导入靶细胞,更稳定地发挥作用。(8)有助于核9)纳米粒本身苷酸转染细胞,并具有定位作用。(具有抵抗或杀死某些病毒的作用。
药物可通过吸附、包裹或共价结合等方式结合到纳
4]米粒表面,形成载药纳米粒[。递送至靶组织后,
药物通过解吸、扩散以及纳米粒 …… 此处隐藏:616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