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将它直译为“是”时,所讲的一条主要的理由,就是“这样也许不但为中国哲学界创造一个新的术语,而且还给读者一个机会,练习一种新的思想方式。” 事隔几十年后,杨适先生颇有感触地说:“对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estin(希腊文)即is(英文)、Sein(德文)的译法,通常中译为 存在 或 有 ,而陈先生译之为 是 。译为 是 ,在中文里常常使人感到非常别扭,不习惯,但是,正是陈先生这种译法,才第一次使我意识到中西哲学及其思维方式的重大差异,促使我对西方哲学本身作深入考察。”
以上见解,是学者们认真研究的结果,或从长期的翻译实践中体会出来,或从对某一或某些著作的深入研究中得出,或从中西哲学的差异比较中觉悟出来。由此看来,on(being,Sein)应译为“是”有相当强的理由和根据;但从前述情况看,也不是完全没有讨论的余地了。 既然人们对词根“on”在汉语中的意义存在着“有”、“在”、“是”等等不同理解;相应地,“ontology” 在汉语中也出现了不同的译名,如“万有论”、“存有论”、“本体论”、“存在论”等等,其中以“本体论”流传最广。据有的学者考证,最初把它译为“本体论”的是日本学者。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日本哲学界普遍采用“本体论”这个译名,这影响到中国并延续到今天。但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已逐渐放弃“本体论”而采用“存在论”一词,大约从50年代至今便几乎完全用“存在论”代之,“本体论”这一术语已经消失。 中国也有一些学者,例如陈康先生,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就提出,用“本体论”来翻译西语中“ontology”这个概念,严格说并不确切。近年来,关于“本体论”的译名问题,又成为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这样的人并不少)继续沿用“本体论”的译名;有人则主张起用“存在论”的译名;而更多的人,与主张把“on”翻译成“是”相一致,认为ontology只有译为“是论”,才忠实于这个西文词的本义,这是最近几年一种占主流地位的意见。但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不赞成这种译名的人都感到,“是论”这个词在中文里显得很别扭,很不习惯。因此可以肯定,这样的讨论还将继续进行下去,而且短期内难以达成大家都可以一致接受的意见。
二 译名分歧的深层根源
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单纯从词源上去寻找根据,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同样,也不能拘泥于词汇的字典意义,而应该根据对不同形而上学理论的理解,结合具体哲学学说的历史演变,才能确定哪种译法最接近文本的原义。这实际上就是说,译名的准确与否,更主要地取决于对相关学理的理解。这可以看作一条重要的翻译原则。
从前面的讨论看,如果说词源的考察大都支持“是论”这个译名;那么从义理方面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