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播放《相亲相爱一家人》,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注意:教材中设计了画一画《我和妈妈》,在实际设计活动时可适当拓展至家庭其他成员。 建议:课后延伸本主题,教师可安排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商量,在周末用一天时间安排“今天我当家”活动,尝试当一天的“爸爸’’或“妈妈’’,体验父母的角色和劳动。应提醒家长认真配合,注意安全,做孩子力所能做的事情,关键在于让孩子去认真感受和体验父母的辛劳和为家庭作贡献的愉悦。
还应注意:事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对留守儿童,单亲或丧亲家庭儿童,要设计
出特别活动。
三、活动小结。
1 2.早晨我该做什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洗脸和叠被的基本技能。
(2)让学生建立责任意识,学习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给父母添麻烦。
(3)让学生感悟自己的劳动贡献:由于自己的自我服务,减轻了父母的忙碌。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洗睑和整理自己的小床。
(2)检查督促学生每天自己洗脸穿衣的情况,逐步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毛巾、脸盆、小被子,窗明几净的房间图画。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块小毛巾或手帕(有小方巾或餐巾纸也可以),既可以做洗 脸毛巾,也可代替小被子;毛背心或校服外套。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组织讨论和交流:我是小学生了,繁忙的早晨我应该做些什么呢?
讨论应包含两层意思:
(1)了解学生的现状,“早晨我做了些什么?”为讨论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提问:今天早晨起床你做了些什么?爸爸、妈妈又做了些什么呢?你觉得早晨忙吗?
尽量让孩子们多讲讲,特别关注比较特殊的家庭(例如,单亲家庭,有老人、有病人的家庭)。让孩子们体会早晨父母的繁忙,努力发现和肯定孩子们做得好的地方。
(2)繁忙的早晨不给父母添麻烦。“我应该做些什么?”
谈话:通过前面的交流,让孩子们知道繁忙的早晨我们小学生应该做哪些事情。
让学生知道:按时起床、不睡懒觉、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刷牙、自己叠被子,这
些都是一个小学生应该做的。
二、主题活动
活动一:学学做做
洗脸是每个人每天少不了的工作,学会了洗脸就能给父母减少麻烦,也增强了自己
的自理能力。
可以先了解学生对洗脸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的程度,这样会让活动更有实效和针对性。 提问:你会洗脸吗? 早晨你是自己洗脸,还是爸爸、妈妈帮你洗脸?或者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洗脸?
让会洗脸的学生上台给大家表演自己洗脸的方法和步骤,边讲边示范。
师要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同时纠正学生不规范和错误的洗脸方法。组织全班同学观
摩、讨论、交流,归纳出洗脸的步骤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