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教师招聘面试指导—课堂提问的技巧(5)

时间:2025-04-22   来源:未知    
字号:

探索性的问题注重对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给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学习氛围,这类问题的设计要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思维产生火花,同时要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探索性的问题能让学生思考,学生需要调动已学过的知识,并且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还需要合作学习、交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探索性原则。

10.问题设计要有生成性

生成性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而培养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设计能生成问题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用教师的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它就能引发了学生的一连串问题,这就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提问要讲究时机

教学视角是课堂选择提问时机的重要依据。提问的时机一旦迎合了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则选准了“最佳时机”。

1.根据教学进程恰当把握

教学进程是把握提问时机的决策因素。教师可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时机包括:当教学到达教材的关键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疑难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精华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矛盾处时;当教学到达教材的深奥处时等。

2.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的心理状态来加以把握

学生的心理状态多种多样,如当学生思维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疑惑不解、一筹莫展时;当学生胡思乱想、精力分散时;当学生有所感悟、心情振奋、跃跃欲试时

总之,中公资深讲师提醒大家提问时机要把握恰当,做到当问时则问,善于捕捉学生的“愤悱”状态,在学生“心欲知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时,不失时机地用问题的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寻找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三)提问要注意态度

教师向学生提问时的态度至关重要,作为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1.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提问环境

提问要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也可以制造适度的紧张气氛,以提醒学生注意,但不要用强制性的语气和态度提问。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学生过度紧张的心理,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问题的回答,大胆发言。

2.教师在提问时要保持谦逊和善的态度

提问时教师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与学生的距离、在教室内的位置等,都应使学生感到信赖和鼓舞'而不能表现出不耐烦、训斥、责难的态度,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回避、抵触的情绪,阻碍问题的解决。

3.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

教师招聘面试指导—课堂提问的技巧(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