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
(1) 按照规定参加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
(2) 各实验室有失控记录和失控处理程序。
(3) 必须有省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合格证明,临床化学室、血液学室、免疫室、细菌室时间质评PT评分不少于80分。
(4) 进一步完善对床旁检验项目的比对和质量控制的制度、方案、记录。
(5) 杜绝没有质控的临床检验项目或科研项目,不得以创收为目的,不得向临床出具检验报告。
检查标准6:检验报告及时、准确、规范,严格审核制度。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
(1) 加强工作人员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保障实验室所有检验项目的报告时间符合规定要求。
(2) 严格遵守报告审核制度,报告单安排专人、专门途径发放。
检查标准7:遵守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定期校准检测系统,并及时淘汰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不使用未经批准的设备与试剂。
考核方法与改进措施:
(1) 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检验项目和检测仪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并做到随时更新。
(2) 仪器校准、保养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定期保养、定期校准、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
(3) 严格执行仪器、试剂实行准入制度,未经批准不得使用。
(4) 落实强检报废制度,随时淘汰不合格的设备与试剂并做好记录。
检查标准8: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
考核方法:查看培训计划及记录,查看科室满意度档案。
改进措施:
(1) 建立收集意见渠道,建立科室满意度调查档案,对投诉有调查结果、有反馈、有考核整改措施。
(2) 各实验室执行抱怨处理制度、程序、记录。
(3) 建立客户满意度调查制度,各实验室要求不得低于90分。
(4) 强化“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每季度安排一次业务培训并考试。不断提高临床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
(5) 加强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培训,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窗口人员的服务水平,使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事部门的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
(6) 每月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讲评、改进并备案。
(7) 每季度召开一次与临床科室的联席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研究整改措施。
10、病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病理部门布局、设施、设备、工作流程和人员结构合理,管理规范,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考核方法与措施措施:
(1) 依法执业,设备人员准入,各类证书完备。加强梯队建设,促进人员结构合理化。
(2) 进一步完善病理科布局及用房,设施、设备及技术项目符合要求,满足临床诊断、科研及教学工作需要。
(3)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并落实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及时改进,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补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