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
8.中和法在供试品溶解后和滴定过程中,不得有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氨气等存在。 9.所用的指示液,变色范围必须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10.要按规定量加入指示液,因指示液本身具有酸性或碱性,能影响指示剂的灵敏度。 九、适用范围 (一)直接滴定
-8
1.酸类:强酸、CKa大于10的弱酸、混合酸、多元酸都可用碱滴定液直接滴定。
-8
2.碱类:强碱、CKb大于10的弱碱可用酸滴定液直接滴定。
-7
3.盐类:一般来说,强碱弱酸盐,如其对应的弱酸的Ka小于10,可以直接用碱滴定液滴定;强酸弱
-7
碱盐,如其对应的弱碱的Kb小于10,可直接用酸滴定液滴定。 (二)间接滴定
1.有些物质具有酸性或碱性,但难溶于水,这时可先加入准确过量的滴定液,待作用完全后,再用另一滴定液回滴定。
2.有些物质本身没有酸碱性或酸碱性很弱不能直接滴定,但是它们可与酸或碱作用或通过一些反应产生一定量的酸或碱,我们就可用间接法测定其含量。 十、允许差
本法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0.3%。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定义
氧化还原法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容量分析法。 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 示意式:
→ 氧化剂1 还原剂1 - ne ←
→ 还原剂2 氧化剂2 + ne ←
→ 氧化剂1 + 还原剂2 还原剂1 + 氧化剂2 ←
氧化还原反应按照所用氧化剂和还原剂的不同,常用的方法有碘量法、高锰酸钾法、铈量法和溴量法
等。
三、碘量法 (一)定义
碘量法 利用碘分子或碘离子进行氧化还原滴定的容量分析法。 (二)原理 1.基本原理
碘量法的反应实质,是碘分子在反应中得到电子,碘离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
- 半反应式: I2 + 2e →← 2I - 2I - 2e →← I2
2.滴定方式
-- I2/2I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大小适中,即I2是一不太强的氧化剂,I是一不太弱的还原剂。
(1)凡标准电极电位低于EI2/2I-的电对,它的还原形便可用I2滴定液直接滴定(当然突跃范围须够大),这种直接滴定的方法,叫做直接碘量法。
0- (2)凡标准电极电位高于EI2/2I-的电对,它的氧化形可将加入的I氧化成I2,再用Na2S2O3滴定液滴定
生成的I2量。这种方法,叫做置换滴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