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
(3)有些还原性物质可与过量I2滴定液起反应,待反应完全后,用Na2S2O3滴定液滴定剩余的I2量,这种方法叫做剩余滴定法。 3.滴定反应条件
(1)直接碘量法只能在酸性、中性及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如果溶液的pH>9,就会发生下面副反应:
--- I2 + 2OH → I + IO + H2O
--- 3IO → IO3 + 2 I (2)间接碘量法是以
- I2 + 2e → 2I ←
2S2O3 - 2e → S4O6
—————————————
2--2- I2 + 2S2O3 → 2I + S4O6
反应为基础的。这个反应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在碱性溶液中有下面副反应发生: Na2S2O3 + 4I2 + 10NaOH → 2Na2SO4 + 8NaI + 5H2O 在强酸性溶液中,Na2S2O3能被酸分解:
2-+
S2O3 + 2H → S↓+ SO2↑+ H2O
如果在滴定时注意充分振摇,避免Na2S2O3局部过剩,则影响不大。
(3)应用置换法测定不太强的氧化剂的含量时,为了促使反应进行完全,常采取下列措施:
- a 增加I浓度以降低EI2/2I-值。
b 生成的I2用有机溶剂萃取除去以降低EI2/2I-值。
+
c 增加H浓度以提高含氧氧化剂的E值。 4.碘量法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二: (1)碘具有挥发性。
(2)碘离子易被空气所氧化。 (三)指示剂
1. I2自身指示剂 在100ml水中加1滴碘滴定液(0.mol/L),即显能够辨别得出的黄色。 2.淀粉指示剂 淀粉溶液遇I2即显深蓝色,反应可逆并极灵敏。 (1)淀粉指示剂的性质及注意事项 a 温度升高可使指示剂灵敏度降低。 b 若有醇类存在,亦降低灵敏度。
c 直链淀粉能与I2结合成蓝色络合物;支链淀粉只能松动的吸附I2,形成一种红紫色产物。
d I2和淀粉的反应,在弱酸性溶液中最为灵敏。若溶液的pH<2,则淀粉易水解成糊精,而糊精遇I2
-呈红色,此红色在间接法时随达终点亦不易消失;若溶液的pH>9,则I2因生成IO而不显蓝色。 e 大量电解质存在能与淀粉结合而降低灵敏度。
f 若配成的指示剂遇I2呈红色,便不能用。配制时,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并应迅速冷却以免其灵敏性降低。淀粉溶液易腐败,最好于临用前配制。 (2)使用淀粉指示剂时应注意加入时间
a 直接碘量法,在酸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于滴定前加入。
b 间接碘量法则须在临近终点时加入,因为当溶液中有大量碘存在时,碘被淀粉表面牢固地吸附,不易与Na2S2O3立即作用,致使终点迟钝。 (四)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1.碘滴定液
(1)配制 间接法配制
(2)标定 用基准三氧化二砷标定,以甲基橙指示液指示终点。 (3)贮藏 置玻璃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密闭,在凉处保存。 2.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