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三,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税收筹划是在合法或不违法的框架下寻求低税点,低税负的产生除了因国家为了鼓励某一行为所给予的优惠外,还有可能是因为税收法规的缺失或不合理而造成的。这些不完善的税制往往通过纳税人税收筹划的选择才能暴露出来。国家通过对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的分析和判断,有利于发现税制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税制的不断完善。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对国家税法及有关税收经济政策的反馈行为,同时也是对政府政策导向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国家现行税法完善性的检验。国家可以利用纳税人税收筹划行为反馈的信息,改进有关税收政策并完善现行税法,从而促进国家税制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第四,促进国家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从某一角度看,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也是企业对国家税法和政府税收政策的反馈行为。如果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正确,税收筹划行为将会对社会经济产生良性的、积极的正面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所在,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自身的税收支出,从而增大自身的财务利益。由于企业自身具有强烈的节税欲望,国家才可能利用税收杠杆来调节、诱导纳税人的行为,从而实现国家的税收政策目标。例如,国家为了鼓励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在企业所得税中规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50%的税收优惠。如果企业通过税收筹划成立了研发部门,则该企业在享受国家这一税收优惠政策、节约企业所得税的同时,还实现了国家鼓励企业研发这一税收政策目标。
(2)第一,综合考虑交易各方的税收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参与者,其利益的得失往往影响其他市场交易者。企业通过税收筹划降低了自己的税收负担,但有可能造成了其他交易方税收负担的上升,从而引发交易成本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或使交易费用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应设计、选择使其他交易各方税收负担保持不变甚至降低的税收筹划方案,因为只有这种使其他交易方利益不受损的方案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二,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所有成本,要实施某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在交易成本高昂的社会里,税负最小化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因非税因素而引发大量成本。例如,预期雇主的税率下一期会上升,而雇员的税率保持不变,雇主将雇员的报酬递延到下一期支付能够节约雇主的税收支出。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破产,雇员将处于无法获得支付的风险之下。雇员可能据此要求一个额外的报酬(风险报酬),以补偿其额外承担的风险。因此,税负最小化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税收角度考虑,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利润不断增长为最终目标。
第三,关注税收法律的变化。税收筹划是在特定的法律背景下进行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