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认为 关情是雅俗鸿沟,不关情者貌雅从俗 ,对七子派模拟格调掩没性情表示不满,他肯定性灵派的抒写性灵说,但又对诗歌的情感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认为 诗言志,非言意也;诗达情,非达欲也 要求诗歌的情感符合诗歌精神。他强调以抒情为本质特征的诗歌与其它意识形态部门的区别。他反对把哲学的对象移入诗歌的领域,在诗歌和历史之间划出严格的界线,其主要作用体现在对史事的剪裁与组织上,诗歌表现对象是情感,诗人处理事实的方式是 即事生情 , 即语绘状 ,注重的是由事实生发出来的情感和形象性。 第二,王夫之在诗歌的意境创作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 情境说 ,他从气为世界本原的哲学观出发,认为情、景之间必然有感应关系。诗歌中情景结合的方式有三种,1) 妙合无垠 ,结合得天衣无缝,无法分别,这是最高境界。2) 景中情 ,在景中蕴涵有情。3) 景情中景 ,在抒情过程中能让人见到形象,情境的结合,构成诗歌的境界美。
第三,在诗歌创作上,王夫之强调主体创作过程的当下性与自发性,他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现量说,现量说的现在义是 当时现量情景 ,主体臵身于当下的情景中,景是眼前当下的景,情是当下之景触发的情。这也就是传统诗论所说的 即兴 , 现量说 的现成义指的是创作过程的自发性。现量说强调情景的当下独特性,强调创作过程的自发性,这就从审美对象和审美表现过程两方面保证了诗歌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第四,欣赏论,王夫之对诗歌欣赏论发表了重要的见解,特别强调接受者在欣赏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和再创造性。 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从作者角度言,诗歌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欣赏过程中,作者还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体验和理解,这种理论是对孟子 以意逆志 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6、结合实例,谈谈叶夑诗
歌创作的基本理论。
以及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和批 第一,叶夑把诗歌创作判标准等问题作了全面阐的客体看作是理、事、情三述,而贯穿全文的基础则是者的有机统一。理是物的本主张诗歌要要 吟咏情性。 质,事是物的存在,情是物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1、的情态。而对于社会事物来关于诗歌产生的本源,钟嵘说,理是指道理,事是指所继承了先秦的 物感 说。发生的事件,情是指人的情文章一开头就指出: 气之动感。叶夑对于以上二者没有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作出区别,但实际上理、事、形诸舞咏,因此后文在谈到情兼有以上两方面的含义。诗歌的创作动因和本质内容诗歌虽是抒情,但并不排斥时就具体论述了春、夏、秋、理和事,只不过诗歌所写的冬’四候 和种种社会生活是 不可言之理,不可施见的感召、激发。指出诸多人之事 ,要 幽渺以为理,想生 感荡心灵 的悲欢离合象以为事 ,这样诗就与文区就是诗歌的基本内容。钟嵘别开来。
认为,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第二,把创作主体的主观式,其中审美本质就是抒情,要件分为四大要素:才、胆、就是情感发泄和情感需要的识、力。在四要素中,识作产物,所以他说 凡斯种种,为判断力包括两个方面:其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一是知性的判断力,它对客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观的理、事、情作出判断。曰:‘诗可以群,可以怨。’ 中藏无识,则理、事、情使穷贱易安,幽居痱闷,莫错陈于前,而浑然茫然,是尚于诗矣。 2、钟嵘在《诗非否,妍媸黑白,悉眩惑而品序》中提出著名的 滋味不能辨, 有了见识可以作出说 ,而 滋味 的核心的审判断和选择。其二是审美判美内涵就是 情 。他说: 五断力,它对体裁、格力、声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调、兴会,等审美问题做出滋味者也......岂不以指事判断和选择。只有具备了以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上两方面的判断力,主体才者耶! 只是这种 情 常常具有独立性。 有识则是非不是直接的抒发,而是借助明,是非明则取舍定,不但 比兴 的手法来寄托,读不随世人脚跟,并亦不随古者只有通过对形象的感受和人脚跟。 才是审美表现力,体验,才能 味之者无极,将理、事、情 敷而不出之 ,闻之者动心。 3、因为钟嵘识与才是体用关系, 识为体认为 吟咏情性 是诗歌的而才为用, 内得之于识而本质特征,所以在他纵横考出之而为才。 胆是主体的自查了五言诗发展历史和创作信力。它建立在主体的识的现状时,就十分推崇那些 自基础上, 识明而胆张, 因然 直寻 的抒情佳作,而无识,故无胆,使笔墨不能反对在诗中说理,用典和过自由。 笔墨自由指才的审美分追求声律,如指责:玄言表现的自由。只有具备建立诗 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在主体识的基础之上的自信 大明、秦始中,文章殆同力,才能使创作达到自由的书抄 ;批评 永明体 文多境界。力是才所依赖的生理拘忌,伤其真美。 。
心理能量,体现在作品中是8.刘勰的《文心雕龙》及作品的生命力,力的大小影其文艺思想
响到才的大小与力度, 惟力答:刘勰是齐梁时期著名大者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的文学理论家,也是中国文摧也。历千百代而不朽者以论史上空前绝后的人物,他此。 在主体四要素中,识处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于核心地位。 史上第一部自成体系的理论第三,叶燮还是提出了 胸专著。
襟 的概念,认为是诗之基 《原道》:《原道》篇属础。 于文学本质论。刘勰认为,7、为什么说: 吟咏情性 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容,是钟嵘诗论的基础?
文是其形式。广义的 文 答:钟嵘的《诗品序》就万物的表现形式,如日月山五言诗的产生、发展、特征
川动物植物,则是万物之文,3
任何动物都有他一定的外在
表现形式,这便是广义的 文 。文有天文,地文,人文,人文包括语言文字表达的文章。这是第一 点。 第二,刘勰对人的其源与发展做了论述,进一 步说明人文的本质和特点。
第三,对刘勰的 道 的认识。刘勰之道,既不是单纯的自然之道,也不是儒家之道,道家之道,而是融合儒家,道家,佛家三家之 道 的含义,因此,他的 道 的含义是非常复杂和具有综合性特征的。 《神思》:这是刘勰创作的第一 篇,着重论述了艺术思维的想象问题,提出了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的创作观。内容有: 第一 ,关于文学想象的特征。主要是对超越时空的描述,想象的情感性描述。 第二,构思之前的新理状态。刘勰认为,在进入构思,想象之前,达到一 种新理状态。
第三,构思,想象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构思当中,也是寻找合适语来进行想象的过程,还有一 个复杂的语言选择和表达的问题。 《体性》和《风骨》:属于文学风格论。 体 包含,一 是文学作品的不同体裁形式,一 是文学的风格特点。 性 是作家的才能和个性。具体而言,《体性》篇主要论述了: 第一 , 体 与 性 的密切关系。表现了文学作品的风格与作家的才能,个性之间有紧密联系。
第二,文学风格形成的要素。主要由才,学,气,习四个要素构成。才,气是先天的因素,学,习则是后天因素,合构成了作家的风格。 第三,风格的基础类型。有典雅,远奥,壮丽,轻靡,新奇等八种风格,都是相对的。
第四,作家风格以及八种风格都是变化的。
第五,刘勰最推崇的风格是风骨。
11.白居易诗歌理论及其评价?
答:白居易的作品强调作品所表现的社会内容。首先,有为作为诗歌的功能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