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到更多的道理。这就需要克服随意性,多一些理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一位学者把读书的艺术概括为不读的艺术,理由是: 书为无限,生命有限;以有限应无限,只能采用此策。
所谓 不读 ,实际上就是要有选择地阅读,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在,就看谁有眼力能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标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境界映照的一清二楚。
同是一本书,有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了,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读后,不仅能记住书中的内容,甚至能背诵出精彩的语句,更能谈出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读书的这种差异,就在于读书者是用眼读还是用心去读。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用 心 阅读,正在于读书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思考。
记得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读书也如此。认真地读一本书,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一种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情节的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读书不仅应该能够进去,重要的是能跳出书外,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这样的阅读会使人从欣赏水平到修养都得到提高。不读 死 书,意为不去读那些毫无生气的书;不死读书,还在于不可尽信书,而要有主见。理性的阅读会引起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处更高。
(选自《青年科学》2003年第一期,略有改动。)
20、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围绕主要观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它们分别阐述了什么?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说“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这里的“进”和“出”分别指什么? 答:“进”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就本文提出的读书经验,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赞同与否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三.作文
24. 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你多一分努力,就会多一分成功的把握。把握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住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 请以“把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得抄袭。
(蒋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