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
金融市场案例分析
案例1
案例名称:“中国装点金融市场”、“中国应发展债券市场”
案例适用:债券市场相关理论
案例来源:根据《参阅资料)2004年2月25日刊文改编
案例内容
一、中国装点金融市场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中国已经拥有亚洲第二大股市。如今,中国正迅速成立可信的国内债券市场,吸引了国内大量投资者的注意。
截至2003年底,中国已发售了高达2800亿美元的国库券。中国债市的价值是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库券价值的两倍以上。准官方发行的债券和一些零散的公司债券进一步增加了债市的价值。过去十年来,中国财政部每年都在政府债券市场筹集到创纪录的资金,在2003年达到近760亿美元,比外国直接投资的估计总额高出1/3。今年,债市可能将再创新高。
中国前所未有地转向国内国库券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需要大量资金建设发电站为工厂供电、修建通向贫困地区的公路并修建港口满足繁荣的贸易需求。这些大型项目使中国对外国投资者更加有吸引力,并提供了数百万的工作岗位。
但债市的形成也是中国金融系统改革的重要标志,从中国的利率制度到决定人民币币值的方法都可能发生重大改变。中国政府往日只是发行所需的货币,现在却举行竞争激烈的拍卖会出售上市公债,让投资者决定债券的价格。
中国的债市也可以迅速反映出更大范围内的经济趋势,明确显示市场经济已经开始运行。由于国库券是政府公债中可交易的部分,它们的价格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事实上,债券价格在去年中期已经开始预示中国将出现通货膨胀,尽管当时很多政府官员和外国经济学家都感到中国未必已克服通货紧缩。债市的信号相当准确:2003年8月,中国央行约7年来首次采取措施控制贷款增速,通货膨胀随即达到六年来的最高点。
全球金融巨头都开始进入中国债市。投资人民币主导的中国国库券的外国公司不断增加,其中包括纽约人寿保险公司、花旗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和一些基金管理人。但分析家担心,中国这种穷国无力承担过多债务。分析家还感到,如果北京采取措施防止经济过热,债券会难以售出,而债市改革也将放缓脚步,暴露出系统中存在的种种不健全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