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一94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到:“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Nida,1964:159)。奈达指出。翻译不光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是其次的”,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而是扩大到译文的使用者。
三、如何在广告翻译中实现功能对等首先,要做到译文风格自然、准确、简明。所谓“自然”,就是译文应该和原文一样.在意思和风格上能够被译文读者所接受。奈达指出,一篇真正好的译文读起来应该不像译文。忽视目的语的常用表达方式,则会导致广告翻详中的不恰当。例如,中文的“即购即食”或者“食用方便”常常被翻译成“eatingimmediately”,这就会给英语读者造成误导,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该产品在购买后必须马上食用,否则就会坏掉,事实上,正确的翻译应该为
“ready
to
serve”:中文的“保质期”在有的广告中翻
译成为“preservationperiod”或者“qualityguarantee
period”,这也不是地道的英语,而应该详成“sheff
life”或者“storage
life”。
“准确”就是说,译文要完整准确地传达原文中的所有信息,否则不能充分体现广告所要实现的效应,甚至会对译文读者产生误导。如:万能卡广告
“OneCard…Allthe
Possibilities.”原译文:“一张卡
片,万种可能。”原文中的one和aU两个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卡片虽小,用途惊人。但原译文失去了原文的风韵。译得不够准确。没有点明卡片的具体用途,现改译为:“一卡在手,万物可购。”
“简明”就是要求译文用词要简洁明了。句式简单。正如前面所说,简明的译文才能符合各个社会阶层的消费者的口味,同时简短好记。如:乐百氏矿泉水。“净”在不言中。译文:“Robust
MineralWater:
as
pure
as
crystal.”“净”替换“尽”。言外之意:不用说
也很干净,干净得无以言表。
其次,在广告翻译中,还要遵循“内容优先于形
式”的原则。为了在译文中实现广告的诸多功能效phant”,可’止人联想到可爱的小宠物而产生购买欲。应,有的时候就有必要对译文的形式和结构进行修改。例如我国有一种质量上乘的“轻身减肥片”,出口试销美国却无人问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该商品的译名“O—besity—deductingTablets”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是专供“obesepeople(特大胖子)”服用的。改译为“SlimingPills”。就很快打开了销路。
万方数据
四、广告翻译的基本对等原则1.语义对等
(1)理解实际含义,切忌望文生义。
英语中有些成语、词组和习惯说法表面上似乎和汉语不谋而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就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的语音、词汇、句法、语义等特征了如指掌。例如,出口商品“芳芳”唇膏的译文采用汉语拼音“Fang—fang”,与英文中“fang"(蛇毒牙)一词巧合,如果这样翻译,谁敢买这种“毒牙”牌唇膏呢。法国有部影片名叫芳芳,法文是“Fan—fan”.笔者认为可将“芳芳”唇膏译为“Fan—fan”或“Fragrance”(芬芳)。
(2)避免造成歧义。使读者误解。
产品的名称、商店的招牌以及商标通常都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翻译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其效果。例如,中国人爱玩的一种游戏纸牌扑克,以前音译为“puke”,现在改译成“playingcards”。因为“puke”的英文意思是“呕吐”.没人愿意买一种“令人作呕”的东西。
2.语用对等
语用对等是广告翻译的灵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表达法障碍和语义表述障碍.所以广告的翻译更要重视语用对等。例如。“CocaCola”饮料的名称取自生长于南美和非洲的两种植物的名称。而译文“可口可乐”,却表达了完全不同于原文的意义.译名的语用意义产生了极佳的广告效应。又如:“乐凯”胶片译成“Luck”,体现了幸福、喜庆的含义。在上述这些译文中,译者恰当地运用了词语的语用意义,从而产生了绝妙的广告效果。
3.社会文化对等
社会文化对等是广告翻译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广告翻译过程中,对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习惯用法。不可照字面直译。特别是那些无法通过字面意义表达的比喻意义,也无法找出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对等语的词汇,要绕开原语言的文化背景。译出其真正含义。如,中国出口的“白象”牌电池译成“whiteelephant”,但英语中的“a
white
elephant”指“无用而
累赘的东西”。“白象牌”电池。若改译为“Pet
Ele.
“龙”习惯上译成英语的“tiger”,因为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是“凶残的魔鬼”,是“可憎恶的象征”.而在中国,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本人认为译为
“Chinese
dragon”更好些,不改变原文化的意象。
五、实现对等原则的甚本翻译策略1.音义相符的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