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气味
尿酸碱 反应
PH
分析 仪法
尿蛋白
PRO
分析 仪法
压综合征、缺血性肌坏死等 ③尿液呈豆油样改变,振荡后出现黄 色泡沫且不易消失为胆红素尿,常见于阻 黄和肝细胞性黄疸; ④尿液呈白色混浊或云雾状,为脓尿 或菌尿,常见于泌尿系感染如肾盂肾炎、 膀胱炎等 ⑤尿液呈稀牛奶状为乳糜尿,同时混 有血液为乳糜血尿,见于丝虫病及肾周围 淋巴梗阻;尿液中有脂肪小滴为脂肪尿, 见于脂肪挤压损伤、骨折和肾病综合征 等。 尿气味来自于尿液内的 新鲜尿即有氨臭味,见于慢性膀胱炎 挥发性酸, 因尿素分解而 及尿潴留等;尿液呈酸臭味,见于有机磷 出现的氨臭气味。尿 中毒;尿液呈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 液放臵时间过长可能会 酸中毒; 尿液呈鼠臭味, 见于苯丙酮尿症。 因尿素分解而出现氨臭 气味 5-7 ①尿 pH 降低,常见于酸中毒、高热、 糖尿病、痛风及口服服酸性药物; ②尿 pH 增高,多见于碱中毒、尿潴 留、膀胱炎、应用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 毒等;或服用重碳酸钠等碱性药物等。 ③药物干预:可作为一个用
药指标, 如用氯化铵酸化尿液、用碳酸氢钠碱化尿 液均可用尿 PH 监测。 阴性(<0.1g/L) 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 150mg/24h 以上 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不同标记所含蛋白质的量约为: (-)表示尿蛋白 0.1g/L; (±)表示尿蛋白在 0.1g~0.2g/L; (+)表示尿蛋白在 0.2g~1.0g/L; (++)表示尿蛋白在 1.0g~2.0g/L; (+++)表示尿蛋白在 2.0g~4.0g/L; (++++)表示尿蛋白在>4.0g/L; 尿蛋白阳性多见于: 1.病理性因素: 持续的阳性结果特别是加号较多时 提示可能患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盂 肾炎、肾结核、肾肿瘤、各种原因引起的 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肾 病、泌尿系炎症、肾移植术后的排异反应 等。出现的蛋白尿还可能是某些病理反应 造成的,如:高烧、高血压、膀胱炎、尿
葡萄糖
GLU
分析 仪法
尿酮体
KET
分析 仪法
隐血
BLD
分析 仪法
尿胆
BIL
分析
道炎、肿瘤、骨髓瘤、输血反应等。 2.生理因素: 可造成暂时性尿蛋白阳性,如妊娠、 剧烈运动后、 受寒、 精神紧张、 体位变化、 青少年快速生长期等;如尿液内混入了阴 道分泌物或混入了精子,或被一些其他物 质污染也可造成假阳性,应注意复查和观 察。 阴性(<20mmol/) 尿糖定性检测为阳性(+) ,或定量持 续超过正常值,可见于以下情况: 1.血糖增高性糖尿 :血糖超过肾糖 域为主要原因见于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 病如库欣综合征、甲亢、嗜铬细胞瘤、肢 端肥大症等,以及肝硬化、胰腺炎、胰腺 癌等 2.血糖正常性糖尿:血糖浓度正常, 肾小管病变致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低下 所致,又称肾性糖尿,常见于慢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炎和家族性尿糖。 3、暂时性糖尿:①生理性糖尿:摄 入过多、大量注射葡萄糖致一时性升高; 应激性糖尿:颅脑外伤、脑出血、急性心 梗时致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或延脑血糖 中枢受到刺激使血糖和尿糖暂时性升高。 4、其他:合成或半合成糖原体内代谢失 常可出现糖尿; 尿中还原物质如维生素 C、 尿酸、葡萄糖醛酸及一些随尿排出的药物 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阴性 尿中的酮体是丙酮、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的总称,他们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 间产物。尿中出现酮体常见于以下情况: 1.糖尿病性酮尿:见于糖尿病酮症 酸中毒,多伴有高血糖; 2.非糖尿病性酮尿:见于感染性疾病 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 重呕吐、 严重腹泻、 长期饥饿、 禁食过久、 过分节食、 妊娠反应, 呕吐、 酒精性肝炎、 肝硬化等,因糖代谢障碍而出现酮尿。 阴性(<10 个 RBC/μl) 阳性见于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血尿、 肌红蛋白尿、阵
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膀胱结石及 炎症、肿瘤、血型不合的溶血反应、 外伤等。 阴性(<1mg/L) BIL 增高见于:①急性黄疸型肝炎、
红素
仪法
尿胆原
UBG
分析 仪法 分析 仪法
亚硝 酸盐
NIT
尿白 细胞
LEU
分析 仪法
尿比密
SG
分析 仪法
尿 红 沉 细 渣 胞 检 查
RBC
高倍 镜检 (HP)
白 细 胞
WBC
高倍 镜检 (HP)
上 皮 细 胞
高倍 镜检 (HP)
阻黄;②门脉周围炎、纤维化及药物所致 的胆汁淤积;③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 Dubin-Johnson 综合征和 Rotor 综合征。 阴性或弱阳性 URO 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溶血性 黄疸。 URO 减少见于阻黄。 阴性 阳性结果提示尿中存在细菌数 100000/ml 以上(应排除尿液被污染) 。提 示可能存在肾盂肾炎、膀胱炎等细菌性泌 尿系感染。 阴性(<15 个 WBC/μl) LEU 阳性见于① 泌尿系统有炎症时, 尤 其在细菌感染时为甚;②女性阴道炎或宫 颈炎、附件炎;③ 肾移植后如发生排异 反应,尿中可出现大量淋巴及单核细胞; ④ 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及新月形肾小 球肾炎。 1.015-1.025 尿比密增高 多见于血容量不足的肾 晨 尿 最 高 , 一 般 大 于 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 1.020 病综合征等。 新 生 儿 在 1.002-1.004 尿比密减低 常见于大量饮水、慢性 之间。 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 病、尿崩症等。 <3 个/HP 红细胞大于 3 个/高倍镜视野即为镜 下血尿。 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的炎症、 肿瘤、 结石性等疾病。如以形态异常的红细胞为 主, 提示肾性疾病; 但也见于全身性疾病, 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 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以及 泌尿系统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 盆腔炎等。摄入别瞟醇、抗凝剂、环磷酰 胺、青霉素、磺胺类药等药物也可有红细 胞增多。 <5 个/HP 白细胞大于 5 个/高倍镜视野即为镜 下脓尿。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统的感染, 尤其是急性肾盂肾炎、泌尿道结石、膀胱 炎、结核等;也可见于泌尿系统临近 器官疾病,如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 等。 少量或偶见 大量的肾性上皮细胞可提示活动性 的肾小管变性;多量移形上皮细胞提示可 能存在输尿管炎、膀胱炎、尿道炎,大量 出现应警惕移形上皮细胞癌;大量出现复 层扁平上皮细胞,且伴有白细胞,见于尿 道炎。
管 型
低倍 镜检 (LP)
结 晶
离心 沉淀 镜检
透明管型:老年人晨浓缩尿中可见; 在运动、重体力劳动、麻醉、用利尿剂、 发热时可见一过性升高;在肾病综合征、 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和心衰是可见这 个。 颗粒管型:粗颗粒管型见于慢
性肾 炎、肾盂肾炎、或某些(药物中毒等)原 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细颗粒管型见于慢 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见于各种原因 所致的肾小管损伤;红细胞管型常与肾小 球血尿同时存在,临床意义与血尿相似; 白细胞管型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等;混合管型,见于肾小球疾病。 蜡样管型提示有严重的肾小管变性 坏死,预后不良。 脂肪管型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 小球肾炎急性发作及其他肾小管损伤性 疾病。 宽幅管型常见于慢性肾衰少尿期,提 示预后不良。 细菌管型见于感染性疾病。 正常尿液少量出现。 磷酸盐类结晶: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 量的磷酸钙结晶,则应与临床资料结合考 虑是否患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 酸中毒,或因长期卧床骨质脱钙等;如果 患者尿中长期出现磷酸盐结晶,应注意有 结石的可能,尿中常出现磷酸镁铵的结 晶,常提示感染引起的结石。 草酸钙结晶:如果草酸盐排出增多, 患者临床表现尿路刺激症状(尿痛,尿频, 尿急)或有肾绞痛合并血尿,则应注意患 尿路结石症的可能性,病人尿中偶尔可见 到排出的结晶团。 尿酸结晶:多食动物内脏,尿中出现 尿酸结晶; 在急性痛风症, 小儿急性发热, 慢性间质性肾炎,白血病,因细胞核大量 分解,也可排出大量尿酸盐;在肾小管对 尿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 酸盐尿。 尿酸铵结晶: 正常人尤其是小儿(新生 儿,乳儿)尿中易见此类结晶,如尿液放 臵时间过长后见到此结晶多无意义,但在 新鲜尿中出现应考虑可能存在膀胱的细
0-偶见/LP
尿微量 清蛋白
免疫 比浊法
尿钠
尿钙
尿钾
乳糜尿 定性 试验
菌感染 尿清蛋白排除率(UAE): 超过 30mg/24h 称微量清蛋白尿。 5-30mg/24h 升高:在糖尿病尿清蛋白排除率持 续大于 30mg-300/24h 为早期糖尿病肾 性的诊断指标;也可见于肾病、高血压、 妊娠、子痫前期等。在隐匿性肾炎及肾 炎恢复期尿中也会出现。 降低: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成人: 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充 130~260mmol/24h; 血性心力衰竭等。另外,呕吐、腹泻、 儿童: 胃肠道手术造瘘、 大面积烧伤等也可使 <5mmol〃kg-1/24h。 尿钠排出减少。 升高:见于严重的肾盂肾炎、肾小 管损伤、糖尿病、急性肾上管坏死(少 尿期)、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等。 2.5~7.5mmol/d 尿钙排出增多:常伴有高钙血症, 多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癌肿骨转移 等。 尿钙排出减少:见于甲状旁腺功能 减退症、慢性肾衰、慢性腹泻、维生素 D 缺乏及骨软化症 51~102 mmol/d 降低: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钾摄
入 少、吸收不良或肠道丢失过多。 增多:见于呕吐、腹泻、原发性醛固 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 多尿期、肾小管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 毒、碱中毒、饥饿初期等。 阴性 见于丝虫病,也可见于结核、肿瘤、 胸腹部创伤或某些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 巴循环受阻,淋巴管阻塞而致的乳糜液进 入尿液。
二、粪便检测项目 名称 量 英文 缩写 检测 方法 肉眼 观察 肉眼 观察 正常参考值 100-300g/日 简要临床意义 当胃、 肠、 胰腺有炎症或功能紊乱时, 因炎性渗出,肠蠕动亢进扩消化吸收不 良,可使粪便量增加。 1.鲜血便:直肠息肉、结肠癌、 肛裂及痔疮等均都可见鲜红色血便。 痔 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 而其它 疾病多见鲜血附着于粪便的表面。
颜色 与性状
正常成人的粪便出时为 黄褐色成形便,质软; 婴儿粪便便可呈黄色或 金黄色糊状。
2.柏油样黑便: 上消化道出血 (50-75ml)时出现柏油样黑便;服用 活性炭、铋剂等之后也可排黑色便,但 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食用动物内 脏、 铁剂等呈黑便, 隐血试验亦可阳性, 应注意鉴别。 3.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 起的胆管梗阻患者 4.脓性及脓血便:说明肠道下段 有病变。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脓或血多 少取决于炎症的类型及其程度, 在阿米 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 稀果酱样; 细菌性痢疾则以粘液及脓为 主,脓中带血。 5.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 内含粘液片块,量大、稀水样,见于重 症霍乱,副霍乱患者。 6.粘液便:正常粪便中的少量粘 液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 小肠炎时 增多的粘液均匀地混于粪便之中; 如为 大肠言不由衷奕,由于粪便已逐渐成 形,粘液不易与粪便渴匀;来自直肠的 粘液则附着于粪便的表面。 单纯粘液便 析粘液无透明、稍粘稠,脓性粘液则呈 黄白色不透明,见于各类肠炎、细菌性 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7.稀糊状或水样便:见于各种感 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胃肠 炎。小儿肠炎时粪便呈绿色稀糊样便。 遇大量黄绿色的稀汁样便并含有膜状 物时应考虑到伪膜性肠炎; 艾滋病伴发 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也可排也大量稀 汁样便。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排出洗 肉水样便, 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可见红豆 汤样便。 8.细条状便:,排出细条或扁片 状粪便, 提示直肠狭窄, 多见于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