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班主任学习材料(2)

发布时间:2021-06-06   来源:未知    
字号:

编者按

从一月开始至今,班主任版已做了几期“我爱我班”的讨论。但有几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没能解决。

究竟什么样的班才能被称为好班?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好班主任?班级生活对孩子们的影响有多大?而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样的班级生活

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时间,班级生活是孩子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他们在班级中是否快乐,是否能得到认可与发展就更加关乎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未来。那么,给孩子什么样的班级生活就成为我们一定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在网上偶遇刘铁芳教授,他提出的重建班级生活、反思当下的班级管理秩序等观点或许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本期将刘教授的观点呈现给大家,也期待大家对我们提出的几个问题予以回应。我的邮箱:xiaonuo318@ 《中国教育报》班主任版

是应循规蹈矩,还是给予空间——

该给孩子什么样的班级生活

1.什么样的班才是好班

基于规训的班级生活往往难以给孩子们的人生留下美好而生动的记忆,它不过是这个阶段不得不承受的过程而已。

记者:在采访中,我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一个有着校级优秀班、省级优秀班名头的班级,可孩子们会告诉我,老师管得严、学得累,不喜欢班级的生活。而有的孩子,在小学时是出名的调皮鬼,也在我们常说的差班中,但他却喜欢老师、热爱班级。长大后,他成为了最优秀的学生。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样的班级才是好班?显然,学校、老师、学生的标准常常不同。

刘铁芳:这里实际上存在着双重视角或者说双重标准的差异问题。首先是以优秀班级评选为代表的社会标准。通常一个所谓的优秀班集体主要表现为现行教育标准基础上的优秀,核心标准无非是两条,一是成绩好,主要是学业成绩,还有各种竞赛所体现出来的其他成绩;二是合乎规范,包括对各项学校标准的执行以及在各种量化评价中的优秀。

其次是以学生自身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也就是学生对班级生活的自我认同。基于学生标准的班级生活,说白了,其核心内容就是一个,那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生活中找到快乐,获得良好的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

显然,之所以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正是因为目前的班级生活标准并不完全是基于儿童立场的,主要体现的还是以社会要求为本位的评价标准。所以,即使是省级优秀班集体,也并不意味着该班级的孩子们真正有着充实而健全的班级生活。

记者:量化的评价方式有着太多的条条框框,让班主任不得不“严管”。谢维和老师在《论班级活动中的管理主义倾向》中指出,学校教育和班级活动中出现的管理主义倾向忽视了学校中教育管理与一般管理活动的区别,特别是忽视了班级活动中管

班主任学习材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