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为一个虚拟化的空间,人们在网上的交往本质上都是虚拟的,并以一种符号化为媒介的交往方式。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忽略现实环境的条件,可以随心所欲的编造自己的身份,来满足在现实世界无法达到的事实存在来满足人的虚荣心理。同时,可以隐藏自己在现实世界的真实身份,而与另个不知性别身份以及职业的人毫无拘束性的进行交往,来弥补思想、心理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落差。通过网络来获取成功价值的满足感。但过分的人机互动却会让青少年向往虚拟社会中的间接交往,逃避真实社会中的直接交往,若沉迷于网络交往,将严重地影响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自我表现,令他们只有在网络上才能得到自如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自身潜能,从而出现青少年人际交往受阻的现象。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中碰到冷遇和挫折时,往往不是积极地去调节和完善,而是选择放弃,转而沉溺于网络交往,转向虚拟社会寻求安慰和满足,消极地面对现实社会的人际环境,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冷漠无情,陷入孤立疏懒、空洞贫乏的人生状态,如此恶性循环会造成青少年人际互动的简单化和片面性,这不能不说是人的异化和片面化。
3、网络环境具有隐蔽性,利用网络犯罪易逃法律的惩罚
由于网络环境具有隐蔽性,社会难以进行有效的监控,因而它给人们提供了逾越社会规范的机会空间,在网络中,人们可以自如的张扬自我,不必去担心现实社会中舆论和法律的惩罚,特别是在虚拟的世界里面道德界限显得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就极易诱发那些自控力和责任感较弱的青少年产生破坏欲心理。其中,存在无聊、好奇或发泄不满,冲动地进行一些破坏性的操作。或为了证明自己而非法进去他人网络系统,破坏他人的网络数据和资料,非法使用他人的网络系统。同时,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察觉。特别是由于网络监管的不完善,这类的犯罪被发现的几率便大大降低,使的网上犯罪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