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寻甸县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7)

发布时间:2021-06-07   来源:未知    
字号:

寻甸职业教育发展轨迹

没有围墙的学校(1985——1989年)

1985年,学校搬迁完毕,李重金辞去校长,由曲靖行署教育局委派刘俊接任。当年招生150人,有在校生210多人,有教职工20多人。学校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废弃工厂,占地约500亩。通过自筹经费,建起学校养鸡场,养鸡1000余只,引进专业教学设备约5万余元,带领教师种地种菜,初步解决师生的生活困难,争取上级经费购置一辆生活用货车,首次向师生引入职业教育的思想。刘校长把学校的课程分类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强调理论课、文化课要为专业课服务,强调教学要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并要求专业教师既要能讲,又要会做,还要带领学生深入农村,推广农业技术,参与畜病普查实习,写出实习报告,这就为寻甸职业教育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针对校园文化生活枯燥的现实,刘校长提出在晚自习开师生联欢晚会,这成为一个学校传统延续5年之久。1987年秋,刘校长调任宣威榕城党委书记(后来担任沾益县常务副县长),由当时副校长杨汝堂代行校长之职。在花兴哨的四年,主要开设牧医、农学两个专业。至1989年春,全校有7个班,约330人左右。1989年,原副省长陈立英一行到校考察,认为学校在深山办学,虽然房多地广(约500亩),但信息闭塞,办学条件简陋,教师队伍不稳定,又经省政协、人大到校考察论证后,决定再次搬迁到城关大河桥(原师范校址)。

被边缘化的职业教育(1989——2006年)

1989年9月,由于大河桥师范还有2个班学生在校,因此,形成一址两校的局面,约一年后才全部搬完。之后,学校更名为职业中

寻甸县职业高中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