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职业教育发展轨迹
学。当时的大河桥师范,占地40亩,有农田60亩,房屋大部分是70年代的土坯房,没有围墙。搬迁后,全校师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建校活动:种田种地,养鸡养猪,挖野菜,挣经费。学校与农业局合作,推广农业技术—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与畜牧局合作,走村入户,打防疫针。此时,全社会对牧医、农学专业都一致认可,使牧医专业成为全校唯一28年没有断线的传统专业。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也取得了一些成绩:1993年验收为省级合格学校,1998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职业高中,2003年办成综合性职业高中,招收200人的普高学生,2004年成功申报市文明学校、文明单位、省劳动力转移扶贫基地。但是,由于学校没有发展新的优势专业,缺乏对职教形势的洞察,在国家产业调整中,农业类专业渐渐失去优势,学校新设专业没有特色,没有设备,没有竞争优势,加之社会轻视职教的思想,自1992年后,学校招生逐年下滑,至1996年,招生不足100人。1998年,县政府第一次统筹招生,学校虽然完成招生任务,但由于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学生要求,第二年急剧下滑,此后几年,教职工走乡串户进行招生,招生规模也就200人左右。
职教发展的转折点(2006——2008年)
2006年,在国家职教工作会议的推动下,全国职教形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县委、政府整合县城教育资源,成立职教中心,将职中第三次搬迁至仁德二小旧址(文苑路9号),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考校长。2007年,学校招生236人,学校发展前景受到部分教职工和社会大众的质疑。2008年初,学校决定调整招生策略,由校办全面统筹,按照“突出亮点专业、稳定热点专业、重视招生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