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改革开放的27年中,取得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造就了一个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并由此逐渐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稳定社会。中产阶级除了作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外,在全球化和外来消费文化(特别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下,中产阶级将成为中国新消费文化的形成与引导主体,也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由于消费过程中所包含的社会意义,中产阶级更多地选择了品牌消费。中产阶级的进一步壮大,导致商家竞争的日趋激烈,其在品牌
二是1993年以来至今形成的新中间阶层,是比较符合中产阶级基本定义的
社会群体。这样的划分,一方面是方便本文的探讨,分析中国中产阶级及其品牌
消费的特征与状况;另一方面,新富阶层作为现代中国中产阶级形成阶段的特殊
产物,或者更多的称之为“白领阶层”,是不应该被忽略的群体。
二、 中产阶级的兴起及其背景探索
1978年,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新政策,这一新的举措成为中产阶级得以
迅速被培育起来的重要契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逐步从
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使中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体系。这一政策
取向使原有的国家垄断与配置资源的制度发生变化,多元的资源配置体系导致资
产拥有者发生变化,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形成,直接促进了中产阶级的培育。在政
策、经济、社会、文化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中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
迁,社会分层越来越明显。
据李强教授《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一书中所言,中产阶层的形
成需要如下的一些基本条件。首先,要有产业变迁的条件,即它一般形成于第二
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的过程之中,正是在产业演进的过程中才形成了有规模的中
间阶层,如管理层、技术层、商业层、职员层等白领阶层。第二,这实际上是一
个职业变迁的问题。现代社会中,现代职业结构取代了传统的职业结构,一个庞
大的、不是直接操作生产劳动的阶层形成并壮大起来。第三,和教育有关系。大
学作为制造中产阶级主要机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3年以来,我国从
经济分化时期转入白领阶层和中间阶层兴起的时期,是中国中产阶级真正形成与
迅速发展的阶段(李强,2001)。
1、产生背景
1989-1991年,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包括个体-私营经济的
发展进入低谷。
1992年,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的主张。同年10月,共
产党第14次代表大会全面确立市场经济框架,并将中国所有制形式从以公有制
为主体的单一形式修订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形式。私
有产权在政治上得到认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第二轮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