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第25卷
“阴阳”观念有关的记载。(《国语 周语》、《越语》下、《左传》昭公元年、二十年、三十二年)这些记载表明,在春秋时代,阴阳观念似乎已经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它是人们想象中两种具有宇宙根本性质的因子。
再来看“五行”。学术界把五行思想的来源定得比较晚,并且常常算在邹衍的身上,如梁启超的《阴阳五行之来历》、顾颉刚《五德终始下的政治与历史》,不过,从文献资料上看,尽管“五行”的概念和内容的定型化是比较晚的事情,但“五行”思想却一直弥漫在春秋战国时代,或至少说在鲁昭公时代,这种思想随着人们对一些特定数字的信仰而已经很普遍、很系统了,成为人们的普遍观念。据说五行与地理有关,它来自殷商人的空间观念[2]但是在春秋时代,它早已经越出了五方的范围,成为一个通用于相
当多领域的类名。如《左传》昭公九年记载稗灶对子
产论“火”(心宿二)与楚、“水”与陈之间的关系;昭公十七年梓慎论“火”与宋、陈、郑、卫的关系。从“其星为大水”,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天之五星、地之五方、五方之神的相配观念;从“陈,水属也,火,水妃也”以及“水,火之牡也”的话语来看,当时人们可能也已经有了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说法。
我们以上所论述的,仅是就现在所能接触到的文献资料的表面事实或者说现象的考证,而阴阳五行来源的“疑云”仍然没有驱散。在此,我们不妨换一下思路,从文化学的角度去作更深入的“猜
想”。仔细研究和比较,我们会发现:阴阳五行思
想,与考定为成书于春秋以前的经典,表象着不同的体验世界、文化精神。可以说春秋以前的经典所
代表的是一种“内陆文化”精神——这种精神集中
表现在“崇德务实、注重人事”,阴阳五行观念则
体现的是一种“海滨一边区文化”的精神——这种
精神表现为“怪迂”、“僻讳”、“幽隐”、“闭约”。
这种“海滨一边区文化”以齐国的稷下为中心。因
为,当时的齐国:
第一,地处海滨丘陵地带,与内陆腹地相比,自然景观更为多姿多彩,气象瞬息万变,易于激发更为深邃的想象。
第二,齐国的开创者太公望吕尚,原为东海上人,文化背景与西土周人颇不相同。他就国之后,实行“因其俗,简其礼”的文化政策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经济政策(《史记 齐太公世家》),与周公之子伯禽在鲁国实行的“变其俗,革其礼”的政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海滨文化没有因内陆文化的强大压力而损毁、消亡,反而还得到
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对从事农业而言,齐地当时远不及内陆腹地的地理条件:“太公望封于营丘,地咸卤,人民寡。”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齐人发展了他们的手工、商业、渔业、盐业和技术,这种与内陆腹地十分不同的生活刚石,产生了与内陆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使人们不仅关注人事,而且注重超越人事之外的各种事物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四,工商业、技术和海上生产、交通的发达,使齐国不断强大(桓公时,管仲虽“位在陪臣”,然而“富于列国之君”)致使“人物归之”。
第五,齐之国君素有尊贤、养士的风气。至齐宣王时,此风盛极。“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时复盛,且数百千人。”(《史记 田完世家》)据说孟子、庄子都曾游学稷下,苟子还三度出任稷下学士的“祭酒”,其盛况不难想见。在这种气氛和环境中,来源各异的
‘学”、“术”得以自由交流,多方融汇,促使新思
想、新观念不断创生、涌现。
以齐国为中心的海滨一边区文化神奇怪异的色
彩,上天入地的想象,对宇宙和自身生命之力的体验,正是内陆思想家所不齿的“怪、力、乱神”。但是依据我们的猜想,这或许正是阴阳五行思想得以创生的土壤。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直到秦
汉,这种海滨一边区文化的观念体系逐渐居于支配
地位,并作为主体,同化、融合了内陆文化的观念体系。
二、阴阳五行的起源
关于阴阳观念的起源,向来争讼不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易》源说:认为阴阳观念起源于《周易》。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庄子 天下》的“《易》以道阴阳”。近人亦多有持此说者。指称爻象
“——”、“一一”就已经包含了阴阳观念。如认为,“——”象天,因为天是混然为一,“一一”
象地,因为地分水陆二体;天、地各为阴、阳之
象,故“——”、“一一”各象阳、阴。我们认为,
《易》本无阴阳观念,“《易》以道阴阳”是战国时期思想,是说《易》者通过以阴阳观念解释《易》之方法,将阴阳观念赋予了《周易》,从而把《易》纳入了阴阳体系。
“性器”源说:认为阴阳观念起源于“生殖器崇拜”。如《老子 六章》中“谷神不死,是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