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比如做数学题,如果孩子十道题做对了一道,父母要表扬孩子比自己强,哪怕是应付一声的“好”也会让孩子很满足,这也比歧视的目光强百倍。专家经过智商测试结果表明正常孩子之间的智商没有太大的差别。让我们奇怪的是孩子小时候,眼睛是亮晶晶的,可上学以后,就慢慢地变得黯淡无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孩子上学后家长看待孩子一切只看分数,让孩子内心充满了恐惧感,恐惧最容易摧毁人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心本来就比较脆弱,必将在父母的指责中渐渐丧失。如果是孩子做错事,先不急着去埋怨,和孩子一起分析情的原因,继而告诉孩子正确的做事方法和怎样思考问题,做出选择。如果孩子答错了问题我们不要马上指责他,而是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他,在面对别人嘲笑和讥讽时,我们反过来教育孩子:“说你笨的人最笨”来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对孩子而言就是不甘心、不服输、喜欢上进的心理素质。每个孩子通过小时候学说话学走路已经培养出了自己强烈的自信心。在孩子眼里要学的东西并没有难易之分,只要我们专找孩子的优点,对其小题大做,就会点燃孩子希望的星星之火使之成为燎原之势。从古到今,凡有卓越成就的人,虽经历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具有强烈的自信心。
自信有两种:一种是技术自信。是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较突出,比如成绩好、劳动好、个人仪表卫生好等等。第二种是人格自信。人格自信稳定性强不会随一时的成败而大起大落,一直能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当孩子取得技术性的成功时,我们要给予孩子人格上的赞扬,当孩子取得局部的小成功时,我们要给予孩子整体性的赞扬,如果在某一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并得到了大家的赞赏,我们不能被喜悦的心情忘了原则乱表彰,要就事论事的褒奖。
孩子总是说:“我们做错事总逃不出父母一双锐眼,而我们做好事时,家长却怎么也看不见。”这是孩子在提醒我们为人父母的家长必须要承认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有长处和短处的,只不过是彼此并不相同而已,我们需要好好的反思一下了。我们清楚的知道了每个孩子都是由优点和缺点组成,每个家庭教育是由赞扬和批评组成,但怎样赞扬或批评教育孩子就要看家长怎么把握形式和内容了。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有这种感觉: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不批评吧忍不住,怕“洞小不补洞大叫苦”,批评吧往往是越批评效果越糟,看着孩子又气又恨干着急。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我们普遍采取了训斥的批评方法,让孩子产生了副作用,主要表现在:
1、在他们潜意识里播种了“笨”、“不行”的种子,经常骂孩子笨他们怎能聪明呢。反而使孩子更加怀疑自身的价值,自信心变得更加脆弱。
2、孩子简单的逻辑思维里被训斥等于不喜欢、等于讨厌。
3、经常训斥使孩子适应训斥的能力不断提高,变得越来越不在乎,就是我们常说的骂皮了、打皮了,而我们却误认为是孩子脾气犟。
4、孩子表面上屈服,心里却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怨恨情绪,以致孩子想方设法往外跑,找哥们、姐们寻求精神乐趣,容易离家出走或跟“关心”他的不良少年走上歧途,甚至会诱发孩子早恋。这样的训斥非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孩子心理上的新问题——自卑、怨恨。
那对待孩子的缺点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借鉴以下批评方式:
1、爱心批评。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什么人批评自己才最容易接受呢?答案肯定是知心朋友,为什么家长就不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呢?原来家长在批评孩子有两种感情交织着:真正的爱和真正的气凝聚而成,爱的越深火气越大,往往感情用事,缺少理智,一味说教,指责辱骂,却把深切的爱心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