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略论儒家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20)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未知    
字号:

第一章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衡状态并不一定会必然的就是和谐,但我们说,如果这一社会被称为是和谐社会,那么,在这个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必然是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具体的我们从以下三个层面论述:

一、平衡自身心态以保持内心和谐

保持个体内心和谐,有助于创造和谐的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能影响到主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能对客观事物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当个人在碰到矛盾问题时,.在处理矛盾时,’往往因个体在思想、素质、认识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致使有些本可以以和谐的方式妥当处理的矛盾问题被人为的激化甚至对抗,由个人矛盾演变为群体性矛盾,由个人问题上升为社会矛盾,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反之,如果个体具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矛盾问题能理智的应对,’就会使矛盾问题得到合理和妥善的解决,有助于社会保持和谐和稳定。个体要能够妥善,理智和合理的处理各种矛盾,本文认为,关键在于个体要提高各方面素养,提升平衡自身心态的能力,使自身内心能够和谐。试想,当一个人在面对问题和矛盾时,自身无法保持清醒和理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要合理和妥善解决问题是很难的。

二、平衡人与人的关系以实现社会和谐

社会关系,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平衡,决定了人际关系能否和谐,进而也深刻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从哲学的层面看,人际关系要保持平衡,在于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矛盾能否处于平衡状态,’亦即矛盾的同一和对立能否保持某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如果人际矛盾无法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人际关系就无法稳定和有序,当这种人际关系的不稳定和紊乱发展到社会所能容忍和承受的限度之外,社会也就无法保持稳定和和谐。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保持某种相对的平衡,呈现一种稳定、有序、和谐的局面。.要使社会人际关系保持和谐,本文认为有几点要说明:一是一定的社

略论儒家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2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