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企业社会工作现状、问题与对策
10社工-周冉
摘要:企业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方法去协助工业体系内人群的服务,它是一个新兴的社会工作领域。在西方,自1875年第一位福利秘书受雇于匹兹堡海因兹公司算起,企业社会工作已走过了一百三十多年。不过,作为“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机制”解决员工问题的专门职业及新兴的专业领域,企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则始于21世纪初期。目前企业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在全国进行一些试点发展,而在这些试点的中国政府机构、企业人事管理机构以及工会、社区等部门在实施企业社会工作时没能合理选取介入方法, 其工作方式不仅简单、粗糙、僵化, 而且也显得十分陈旧落后。企业社会工作主体若不及时进行必要的反思、学习和变革, 并在吸收、消化和创新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国外专业介入方法, 同时有效利用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 那么,中国的企业社会工作必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当前,发展专业社会工作机构, 加强专业介入, 注重专业技巧, 建构新的工作模式, 不断提高服务绩效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企业社会工作、实践困境、员工帮助计划
一、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历史演进
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萌芽始于1927~1937年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比如,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公营工厂已把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工福利作为工厂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企业社会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性非专业的企业社会工作。而这种企业社会工作是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领导与厂长或经理负责下,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管理部门、工会组织及有关机构密切合作,由工会运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方法,向职工提供社会服务。一般来说,这些服务涉及职工福利事业的举办、职工教育的发展、协调人际关系、解决职工或家庭的实际问题与思想问题等。无疑,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社会工作在预防并解决职工的物质与精神问题、激发职工社会主义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与产品质量,以及增强企业活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我国企业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与分配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与问题日趋复杂化。企业职工也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比如,就业稳定性差,职工基本福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收入低下与生活贫困;职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职工心理问题缺乏疏导机制等。而解决上述问题急需“专业”的企业社会工作者介入。与此同时,社会转型也给企业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及介入空间。比如,在人们再就业与工作适应的解决上、农民工问题、双职工家庭中子女与老人照顾、“社会福利社会化” 引发的社区与企业部分福利职责的承担等,均需要新的专业方法,特别是需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企业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企业社工方法,以此为国家、社会、企业、职工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伴随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发展,我国学术界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