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没有经过高温处理!营养物质的损失相对较少!所以饲料的吸收利用率相对也较高"但其产量的成品率较低!饲料的悬浮性和水稳定性都相对较差!易污染水质#!"#$%&’’($%
!应用状况
研究表明!现已开发出来的水产开口饲料均不能
完全替代天然饵料!尤其是在苗种由内源营养期转为外源营养期的初始阶段PQB$KG;$68LL*R"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优良的开口饲料要同时具备(!每个微小颗粒都具备全面的营养)"便于摄食)#易于消化吸收)$不污染水质%由于现有工艺条件的限制!要在每粒饲料中都达到以上目标是十分困难的%FS<G<$MBT"等
()*相分离+凝聚法
该工艺是生产微胶囊开口饲料的方法!工艺较为
复杂&见图&$!它是将胶蛋白溶于温水中!调整,-值为.)/!再加入饲料原料使之乳化%加入温水溶解!并以醋酸调整,0值为(!在室温下放冷%以此法进行胶囊化!形成胶蛋白123!以网滤过收集!以流水洗净胶囊化饲料%该工艺制得的成品稳定性和悬浮性均较好!但其产量较低’成本高!仅适用于实验室营养学的研究!不适于工业化生产&4"5等6&’789:;$<=等6
H&’’LR报道!在南美白对虾的育苗生产中人工开口饲
料最多只能替代8/U的天然饵料%V"=等&&’’7$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的1F3饲育罗氏沼虾和鲈鱼幼体!发现完全使用人工开口饲料时!鱼和虾的存活率和生长率都显著低于卤虫天然饵料%W;=<$X5$Y等通过系列研究&&’’>$认为!在海水鱼苗种营养转型期阶段!天然饵料与人工开口饲料搭配使用时效果较为理想%目前!利用单滚筒干燥工艺生产的产品在对虾育苗标粗生产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在Z&!Z*阶段仍然要依靠卤虫!不能完全替代天然饵料%为此!4"<$P&’’(I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开口饲料的悬浮度’适口性与消化吸收利用率%
总之!与天然饵料对比!已有产品仍然存在营养不全面’对水质污染严重’适口性差’吸收利用率低’苗种体质较弱’存活率低等问题!不适于水产苗种滤食性摄食生理的需要%
&’7>9?5@<AB等%&’’’$"
微粉碎囊心物
稀释溶解的明胶和阿拉伯胶溶液
混悬乳液
搅拌!!")值*+#,-+.!
-/0/’1
凝聚囊液
滴加甲醛’氢氧化钠溶液!
!"值#$%!&’(以下
固化囊
脱水干燥
微囊成品图&
相分离C凝聚法生产工艺
"前景展望
由于水产动物苗种幼体与成体间较大的营养生
理差异!食性也随着发育的进程而显著改变%如大部分对虾幼体在蚤状幼体阶段是植食性!到仔虾阶段转变为杂食性)到仔虾后期和幼虾期!随品种的差异分别会转变为肉食性或食腐屑食性P[<\;=和]"B$6
(D(滚筒干燥法
自从1<E<A=和FAB$GH&’>/I利用滚筒干燥工艺成
8LL&I%而且!苗种幼体动物的消化道简单!功能也在
不断变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停留时间短P^;$<=等6
功生产制备了鱼’虾开口饲料开始!该工艺方法就展示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其生产的产品悬浮性好’营养破坏少’消化吸收利用率高!能一定程度上满足苗种开口饲料所具备的要求&JB$K等68LL8B’M$"但营养素的溶失较大!易污染水质"然而!已有的研究都是采用单滚筒干燥工艺来生产!其产量较低&*L!7LNKO"$!不太适合规模化生产"单滚筒工艺流程见如图8"
原料粗粉碎
滚筒干燥
图8超微粉碎分级筛分单滚筒工艺流程
混合
调浆
&’’>9^;$<=和_5A\BXE6&’7>R%因此!要开发有效的开
口饲料必须首先要了解苗种幼体动物的摄食行为和消化生理!从而设计开发出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的开口饲料%由于现有加工工艺的限制!可以考虑首先制备系列的营养素微粒子!如高脂肪微粒’高蛋白微粒和糖微粒等!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使用%
&参考文献-/篇!刊略!需者可函索$&编辑(高
雁!23456738#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