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未知    
字号:

新课标下语文人文性如何体现,本文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所作的一些尝试。

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广东实验中学

申青山

【关 键 词】新课标 语文学科 阅读教学 审美教育

【内容提要】

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其工具性,从而程式化的训练、切割式的解释充斥其间,压抑着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阻碍着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新课标突显其人文性,倡导以生为本,还课堂于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拓展视野,促进思维,培养语感,提高素质。

语文学科是一门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每篇课文都是一个美的载体,教师应充分借助这个美的载体,引导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 语文的美可以从感受自然美、体验人情美、欣赏音韵美、领略建筑美等方面展开……

人教社总编审顾振彪先生在谈及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时说:“要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维品质、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有利于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本文以此为本,拟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语文科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是一门不仅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课程。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学生打好人生的底色,是现代社会发展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任务之一。而以住的教学受某种社会功利观念的影响,片面强化语文工具性,教学中知识至上,分析为主,弱化了美育的教学要求,同时反过来也影响了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的知识教学,对此,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借助语文这个美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情意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熏陶自然美,感受社会美,欣赏艺术美,培养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塑造美的心灵,完善美的人性,创造美的人生。

首先,从课文中体现的自然美与社会美入手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说:“教师应当对学生指明并揭露文艺作品中的真正的美,并要保证使学生正确理解和领会真正的美,祖国自然的美,人物性格与品行的美,他们在社会上生活与活动的美。”(《教育学》)

新的语文课本精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这些篇章或对美好的事物进行追求,或对英雄人物进行歌颂,或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赞美。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来进行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
二维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出现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协助您处理。
× 常见问题(客服时间:周一到周五 9: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