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人文性如何体现,本文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所作的一些尝试。
的艺术境界,学生才能鉴赏作品的艺术美。
例如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地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下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膀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本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田田的荷叶,朵朵的荷花,缕缕的清香,溶溶的月色,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 透着一种离奇的意韵,氤氲着一种浓浓的诗情,教师只有抓住这一特点,从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浓淡错落入手,引导学生欣赏这荷塘之美,领悟“以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才能体会到朱自清先生于委婉含蓄中所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
以上从吟咏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作品的形象入手,谈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其实,新教材中还有一些文质兼美的篇章,直接对学生的审美起着导向作用,如《米洛斯的维纳斯》就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品不单凭形象的本身去感染人,更重要的启发人们的联想,强调读者或观者的主观感受,这样才能产生巨大的美的魅力,那些过实、过满、叫人一览无余的的艺术品,往往不为人们所欢迎。断臂维纳斯赐予了清冈卓行坦露心迹的激情,为我们留下一篇优美的散文;清冈卓行的散文则留给我们醇浓的美味,启发和激励我们对艺术的敏感、热爱。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合格的人才的心理结构应包括智力结构(认识)、伦理结构(意志)、审美结构(情感)三个方面。为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作品中这些美的东西,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