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人文性如何体现,本文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所作的一些尝试。
在生活中美与丑是一对矛盾体的两个侧面,作为生活反映的艺术当然既反映生活中的美,也反映生活中的丑,但艺术本身却只能是美的,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化为艺术美,丑和美一样也属于美学范畴。作为美学范畴的丑,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丑恶现象,反映在艺术中,这些便成为反面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感受反面艺术形象,从而认识到丑的可恶,因而积极去追求美好的东西。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塑造了葛朗台这个把金钱视为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吝啬鬼形象,通过对葛朗台抢夺女儿梳妆匣,剥夺女儿财产继承权,临死抓住镀金的十字架等细节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从语言入手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意境,塑造的形象,描绘的自然和环境,都要由语言来体现,如果不理解作品中的语言,那么作品的形象无论描绘得如何生动,也无法从中感受到。南朝文学批评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知善》)披文是入情的手段,也是鉴赏的准备,真正的鉴赏过程是借助文学作品语言文字感知到作品的美才开始的。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在审美对象(即文学作品)和审美主体(即学生)之间巧妙地架起一座桥梁,给学生开辟一条审美通道,扫除障碍,作一个向导把学生带入审美的情景之中。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建筑美、音乐美、意境美。
语言的建筑美,是指句子的整散结合,长短错落。整句有整句的美,散句有散句的美,这就犹如鳞次栉比的楼群给人一种整齐的美感,而起伏绵延的山峦更使人赞叹它的多姿一样,整散结合的语言更具有错综的美感。如《过万重山漫想》中有这么一段:
船出了夔门,忽然落进另一天地。空间变得狭小了,江流变得狂暴了。那夹江两岸边绵起伏的高山,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太阳隐去,只偶然透过青蒙蒙的薄雾,从高山的缺口伸出几道光束,如同仙人伸出的手臂,给江峡涂上神奇的色彩。我们的船开向那里?是回到往古不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是仙界?我不知道 。
整散有致,意脉流动,给人以优美的节奏感,而正因如此,加之平仄相间、尾句押韵等,语言又有着异乎寻常的音乐之美,声调的高低变化,语调的抑扬顿挫,读起来便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语言的音乐性在诗歌及韵文中的表现尢为突出,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既通篇为对,又错落有致,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尽情诵读,通过对节奏之美、音韵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蕴含的情感思想,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
语言的意境美。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构成艺术美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王国维在论文学之时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撼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也就是说,意境是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生活、景物相熔铸的产物,意境是“情”和“景”的结晶。语言的竟境美在于通过具体的有限的形象,激起人们的想象,在想象中认识到隐蔽在形象背后的无限的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从而获得具大的审美享受,语文教学只有把学生带入作品